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媒:“智能作物”將取代米飯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5-27 10:37:21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英媒稱,隨著亞洲人變得富裕和健康,“智能作物”在未來的菜單上將取代米飯。

  據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5月21日報道,午餐時間的台北西門町是對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考驗,遊客和當地人擠在餐館裡和街邊小攤上,在蒸餃和煎餃、寬面和細面、銅鑼燒、燒烤和甜點之間做出選擇。

  報道稱,在這個美食家聚集的地方,有一樣東西在菜單和餐盤裡很少看到:米飯。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大米曾是台灣地區日常飲食中的主食,不過最近50年來,大米的人均消耗量下降了2/3以上,原因是“智能作物”和“超級食物”的大舉流入。

  報道稱,這是亞洲在這方面出現的最大跌幅,也是在城鎮化、收入上升、氣候變化以及對健康和糧食供應的擔憂促使人們尋找像小米和更多蛋白質這類未來可替代米飯的其他食物選項之際,亞洲各地正在形成的一種趨勢。

  去台北上大學的24歲的林關波(音)說:“我年輕時吃了很多米飯,但是現在,我吃的蔬菜、魚和肉比過去多了。這樣的飲食更健康。人們在食物上花的錢比過去多了,他們想吃得健康,而米飯被認為不是健康的選擇。”

  報道稱,全球大約90%的大米產量和消耗量源自亞洲,這裡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60%。不過,從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趨勢可以看出,隨著飲食發生變化,大米的消耗量將會出現大幅下降。

  報道稱,自1961年以來,香港的大米人均消耗量減少了約60%,日本則減少近一半。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韓國自1978年以來,大米消耗量減少了4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