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構建跨國產業鏈
中國企業通過對外投資,構建了跨國產業鏈和價值鏈,提升了全球競爭力。
招商局集團遠赴白俄羅斯構建“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時,提出了“12234方案”。“12234方案”圍繞“一帶一路”、跨越兩國(白俄羅斯、立陶宛)、溝通兩區(歐亞經濟聯盟區、歐盟區)、連接三點(白俄羅斯的中白工業園區、立陶宛的考納斯自貿區、波羅的海的克萊佩達港)、及融合四海(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物流),形式全新跨境 PPC (前港─中區─後城,Port-Park-City) 模式。
保利協鑫集團在印尼、土耳其、及斯裡蘭卡開拓能源產業,涉及火電、地熱發電、及垃圾發電。雖然協鑫集團傾向參與下遊發電項目,但這帶來的連鎖效應,是在於為中國發電設備企業,帶來進軍海外的機會。
影響併購的變數
1.民粹主義及逆全球化
2017年是2016年的延續,承接西方民粹政客上台,全球彌漫一股“逆全球化”的力量,同時地區的貿易保諼主義紛紛抬頭。英國國民決定“脫歐”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均為全球掀起民粹之風。
民粹與民族主義息息相關,左右中企能否成功併購。萬達酒店(上市編號:169)原本於2016年11月,原本提出以2.72億歐元收購西班牙馬德裡市中心地標性建築西班牙大廈(Plaza de Espana)並打算改建為豪華酒店,項目原本已獲批。但當地市民反對計劃,導致新上任的市長推翻了原先的決定。萬達集團在該次交易中損失了1億港元。
從上述案例可見,即使西方國家以“民主”自居,但若交易不能考慮民粹因素,中企出海觸礁的機會隨之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