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式“國防報告書”刻意“示弱”有何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7-12-28 09:53:05


 
  中國大陸方面從來沒有承認過此一“海峽中線”,並一再重申台灣海峽屬於中國內水,並無國際法所稱的“畫界問題”,因而台灣當局的“海峽中線”完全沒有法律約束力。何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海峽是中國的內海。只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大陸方面一般不輕易越過海峽中線,但決不會承認這條線。

  不過,在當年兩岸軍事對峙時代,由於當時解放軍的海、空軍的裝備明顯落後於台灣軍方,因而解放軍的戰機、軍艦,在執行巡邏、演習任務時,絕少“越界”。但當台軍越界並帶有挑釁性質時,必然“開火”,實際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幾場海戰及空戰,比如著名的“八六海戰”、“崇武以東海戰”等,就都是在台軍的軍艦、軍機過了“海峽中線”,並帶有威脅或挑釁性質,才打的,而台軍也因“理虧”而被打得“很痛”也不敢開聲“抗議”。儘管如此,正因為“海峽中線”只是一條軍事控制線,不具有所謂“國界線”的意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視為兩岸軍方“有軍事接觸”,“國共內戰仍未結束”的重要象徵。

  金門、馬祖被視為聯繫兩岸的紐帶。在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炮戰”中,杜勒斯向蔣介石施加壓力,要蔣介石從金、馬“撤軍”,把台灣與大陸完全隔離開來,然後再利用聯合國“托管”台灣,而實現其“兩個中國”的陰謀。為了粉碎美國製造“劃峽而治”的陰謀,毛澤東下令“雙日不打炮”,以利蔣軍得到彈藥糧食後勤補給,得以“長期固守”。後來,還決定停止了收復金、馬的軍事行動。蔣介石先生也從“雙日不打炮”中悟出毛澤東的政治意圖,對美國記者公開表示“假如杜勒斯先生真的是說了那句話,即亦是片面的聲明”,“無接受的義務”,並宣稱堅決不從金、馬撤軍。毛、蔣兩位領袖的默契,粉碎了杜勒斯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

  文章說,陳水扁的“決戰境外”,雖然是將“海峽中線”視為“境界線”,但還是使用在“軍事”的範疇內,因為當時他仍然遵守其宣示就職時承諾的“四不一沒有”,而且尚未提出“一邊一國論”。何況,陳水扁“決戰境外”的具體內容,還包括倘解放軍進攻台灣,台灣軍方將派出F-16戰机群攜帶“精靈炸彈”及“小牛導彈”,對長江三峽大壩進行攻擊。但後來湯曜明出任“國防部長”後,聲稱“決戰境外”易讓外界產生“台軍要到大陸打仗”的疑慮,因而曾對外說明,“決戰境外”的“境外”,指的是台灣海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