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牛新春:耶路撒冷,美國還能懸崖勒馬麼?
http://www.CRNTT.com   2017-12-15 16:22:52


 

  俄羅斯已於2017年4月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東耶路撒冷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比美國先行一步,但少走半步,仍然占據譴責美國的道德高地。2015年以來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大增,擁有制衡、削弱美國的能力。

  形成合力

  過去20年“基地”組織、“伊斯蘭國”在國際政治中掀起的驚濤駭浪表明,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於中東動蕩之外。筆者認為,當前需要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聯合起來,迫使美國未來作出正確選擇。在全球範圍內,仍是反對力量占絕對優勢,即使在美國反對者也居多數,以色列國內則分裂嚴重。而如果國際社會力量各自為陣,不能形成合力,就難以對美國政府形成有效壓力。

  巴勒斯坦政府、阿拉伯國家、歐洲、俄羅斯等均有意制衡美國,但都不可能單獨採取激烈措施,國際社會因而陷入集體行動的困境。如果有關各方之間能有效溝通、積極配合,則能謀求更好的結果。國際機制是解決集體行動困境的有效途徑。8日,聯合國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美國之外的14國共同譴責美國,就開了個頭。

  國際社會譴責美國政府的決定,看上去不會改變地面上以色列控制整個耶路撒冷的事實,似乎不具有實質意義。然而,過去10年巴以問題的性質發生變化,從近身肉搏轉向遠距離道義博弈,國際社會圍繞巴以問題的鬥爭實際就是道義制高點、合法性的爭奪,象徵性就具有實質意義。因此,只有聯合起來形成排山倒海的壓力,才可能迫其迷途知返,保住巴以和平的最後一絲希望。(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