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上海群眾體育“見縫插針”
http://www.CRNTT.com   2017-11-29 10:13:02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如果上海的中老年女性都只愛跳廣場舞,那我們的群體工作就算沒做到位。”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上海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劉琦如此“形容”上海市群眾體育活動的豐富程度。

  自2012年起,上海每年發布一次《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簡稱“300指數”),主要採用第三方評估方式,由上海市體育學院公共體育服務研究中心為群眾體育活動把脈。

  根據2016年的“300指數”,去年,上海第二屆市民運動會,218天賽期內開展各級各類賽事9703場、群眾體育活動8052場,賽事和活動參與人次超千萬。而延續了市民運動會經驗的首屆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在今年應運而生,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聖透露,業餘聯賽從今年1月1日啟動到12月3日收官,“幾乎每個月都有100餘項賽事。”

  賽事成為杠杆,為的是撬動群眾健身意識,“在10個項目聯賽中,擊劍、輪滑、跆拳道、圍棋主要是青少年參與;籃球和足球比賽,以成年人為主體,也有很多年輕人;排舞、乒乓球的參與者則以中老年人居多。”劉琦表示,除項目聯賽,城市業餘聯賽還有幾十個項目系列賽和十多個品牌特色賽事活動,“參與進來的中老年女性,肯定能發現更多適合自身的項目,而不限於廣場舞。”

  “賽事平台的搭建直接改變了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 趙光聖引用“300指數”表示,2015年的40.8%已增至2016年42.2%,“下一個目標為45%。”他強調,“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嚴格的指標,即每周體育鍛煉3次及以上、每次持續時間30分鐘及以上、每次運動強度達到中等及以上,更高目標的設定等於把健身環境與市民的健身素養等“棘手”問題放到了更關鍵的位置,“活動更豐富,設施也得更完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