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干擾紀念大屠殺,日本在自我孤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9 13:40:01


 

  6萬塊“絆腳石”背後的德國態度

  最近,《環球時報》記者住處附近一家高檔購物中心門前的地面上,突然多了3塊“金石”。它們約10厘米見方,上面是黃銅面,下方是水泥磚。黃銅面刻著“曾在這裡居住或學習、工作”等字樣,還有人名、生日、忌日等信息。原來,這是德國人紀念被納粹殺害或驅逐的猶太人的“絆腳石”。

  “每一塊‘絆腳石’都是手工打造,鋪裝在受難者生前住所門前的路面上,時刻提醒德國人牢記並反思歷史。”發明“絆腳石”的德國藝術家岡特·德姆尼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德國及其他近20個國家有1099個城鎮設有“絆腳石”,總數達6萬多塊。

  “絆腳石”是德國人紀念和反思大屠殺的縮影。目前,全球都在1月27日舉行紀念活動,實際上,這個日子也是德國人首創的。1996年1月,當時的德國總統赫爾佐克把1月27日定為一年一度的悼念日。200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1月27日定為全球範圍的紀念日。

  每年的1月27日,聯邦議院會休會一小時,以悼念所有受難者。每年的悼念活動包括請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演講、德國總統講話等。德國還舉辦其他紀念活動,如2002年首次在歷史博物館舉辦“納粹種族大屠殺及其回憶”主題展,2015年在1936年納粹舉辦奧運會的場地主辦猶太奧林匹克運動會等。

  在德國,反思歷史的節目一直在製作和播出。德國還與波蘭等國合作編寫歷史教材。從小學開始,許多課程都要深刻分析納粹黨和希特勒領導下的第三帝國的罪行。《辛德勒的名單》《安妮日記》等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也是學生的“必修課”。中學生還必須到集中營遺址進行歷史教育。

  1985年,德國聯邦議院作出決議,否認大屠殺的行為將判定為違法。2015年,一名87歲的德國婦女因公開否認納粹大屠殺而被判10個月的監禁。平時每當《環球時報》記者與德國人談到大屠殺歷史時,不管是政客還是公司白領,都會立即嚴肅起來。而且,他們的態度幾乎一致,都認為德國是有罪的戰敗國,應該為歷史負責到底。

  柏林歷史學者卡特琳·舒貝爾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德國被國際社會接受,是其用實際行動紀念大屠殺歷史的結果。日本沒有獲得鄰國及國際社會認可,甚至阻撓別國設紀念日,顯然是不明智的。日本要想成為受歡迎的大國,可以學習德國,在“歷史正確”上先跨出一大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