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中國核試驗基地:戈壁綠洲馬蘭的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2 12:11:14


 
  基地位置確定的同時,生活區也獲得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馬蘭。

  馬蘭之名,來自在這裡旺盛生長的馬蘭草。部隊選的生活點,原來是一片鹽碱湖,一條天然水溝從中流過,兩旁長滿了馬蘭草。初夏時,基地領導在此規劃藍圖,正值馬蘭花盛開,張蘊鈺提議,大家一致贊同,此地就命名“馬蘭村”。

  1959年6月13日,總參謀部正式通知:原子靶場改稱核試驗基地,這一天,就是馬蘭基地成立的日子。

  那時的馬蘭基地,連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先期到達這裡的指戰員們,自己動手挖了地窨子作為臨時的住宿和辦公場所。馬蘭基地的第一次黨委擴大會就在一個地窨子裡召開。

  當時,一窩小燕子正在地窨子的房梁上破殼出世。張蘊鈺提醒每一個來開會的人:把腳步放輕,嗓門壓低一點,別驚擾了燕子。

  許多年後,當彭繼超向張蘊鈺提起關於一窩燕子的小插曲,老人說:“大漠上有這些小生命,不易。”

  那一天,中國核試驗基地波瀾壯闊的工程偉業,就在燕子的呢喃聲裡宣告誕生了。 

 (來源: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