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法“使者夫婦”憶吳建民:歷史一定會記住他
http://www.CRNTT.com   2017-06-18 00:20:34


法國電力集團執行副總裁、亞太區總裁馬識路(中評社 李娜攝)
 
  佳玥:在吳建民身上受到太多的人生啟迪

  前不久,一批通過“吳建民國際青年訪問計劃”的法國優秀青年學者來到中國,佳玥在藝術8接待了他們,並裡裡外外的為“家鄉人”介紹著發生在此地的中法友好交流故事。

  佳玥對著在場的法國青年回憶起她與吳建民相處的時光,她說,在吳建民身上受到太多的人生啟迪。她介紹道,法國人、歐洲人比較強調時間與邏輯關係,在生活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日程表,這一般是不可以被“打破”的,他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會被排的滿滿當當,可能一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固定的。

  可來到中國認識吳建民後,佳玥發現,她想見吳大使,或是要跟吳大使交流,約見吳大使並不是一件難事,“雖然吳建民大使是一個非常忙的人,但只要今天打電話,明天就能約得上。”這讓佳玥非常訝異,她疑惑中國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空閑的時間,尤其像吳大使這樣工作繁忙的人。在隨後慢慢與吳建民交流中,佳玥得到了答案,她認為,中國人是一個特別能適應時局變化的民族,中國人可以根據事件的不同隨機應變,選擇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中華民族為什麼能適應世界變化而屹立不倒、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

  令佳玥印象深刻的是,吳大使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好為人師的人,並不會說教別人,都是通過與他的相處,從他的身上慢慢去發現和體會。佳玥說自己是一個性子急的人,心裡想做什麼就必須盡快完成,因此,有時候吳建民就會提醒她,這件事情還沒有到最好的時機,促成這件事所需要的因素還沒有完全擁有,我們需要等待。

  在佳玥眼中,吳建民是一個特別精通中國哲學的人,他認為萬物相連,促成一件事必須等待合理的時機,等待比較好的社會環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這樣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

  行走在藝術8的各個展覽館中,時不時能看到吳建民生前在藝術8出席活動時的留影,這也是佳玥用自己的方式在紀念這位為中法交流合作做出傑出貢獻的外交官。佳玥介紹道,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和吳建民大使曾在藝術8共同宣布了一個友好合作項目——“中法建交50年50人”,每年從中國遴選25個人,從法國選拔25個人,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領域,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夠用一個包容理解的心態去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來促進中法文明的友好交流,最後做到兩個國家的人民達成心意相通,這也是吳建民大使的心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