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為就業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08:01:41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中國經濟正經歷大考。審視國內,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環顧世界,我們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不利局面。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員子房先生文章稱,透過全國兩會這扇窗口,我們看到了一個信心如磐的中國,一個匯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國。“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如果統算一下,實現了‘六保’,特別是前‘三保’,我們就會實現今年中國經濟正增長,而且要力爭有一定的幅度,推動中國經濟穩定前行。”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

  文章認為,越是在爬坡過坎的關口,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的辦法解難題。“六保”就是針對新情況提出的積極的、進取的而不是消極的目標任務。平常我們的速度跑得快一點,這是進取,往前走。當面對外部強烈衝擊時,能穩住陣腳、站穩腳跟、不後退甚至少後退,這本身就是積極的。如今,穩住經濟基本盤,就是保護社會生產力、保住今後發展的根基。

  留住青山,才能贏得未來,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無論是新增赤字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共兩萬億元,還是減免社保費、國有商業銀行讓利、自然壟斷性企業降價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抑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都是為了進一步為企業紓困解難和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也是為了讓“9億雙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手”有更多用武之地。如此,也就會實現“錢是可以生錢的,用之於民的錢可以創造新的財富”的願景。

  文章表示,正如“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是疫情防控的行動指南一樣,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的道路也是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注重“放水養魚”;避免起重腳,揚起塵土迷了後人的路;注重的是穩就業、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賴上基建項目;投資的重點是“兩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而且要用改革的辦法,用這些資金來撬動社會資金的投入……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上,更要遵循發展規律。

  今年以來,穩住就業基本盤的各種政策措施正產生積極效果: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54萬人,主要群體就業總體穩定;4月份,八成行業利潤改善,半數以上行業利潤實現增長。今後,對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來說,相關部門要在已有政策實施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政策精准度,加大落實力度,確保政策資金直達基層、直達企業、直達民生。同時,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要從不同角度採取扶持措施,使政策支持與市場機制相互配合,提高相關措施的實施效率。

  每逢大事有靜氣,特殊時期有定力。正如總理所說,“如果經濟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現大的變化,我們還留有政策空間,不管是財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儲備,可以及時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會猶豫。”只要我們把握大局大勢,把准前進方向,保持戰略定力,集中精力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千方百計挖掘各方面優勢和潛力,就能為居民就業提供更多的“源頭活水”。今年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並且回歸長期穩定增長的軌道,前景可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