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潘基文棄選引韓選情突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5 11:02:06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2月1日突然宣布不參加韓國總統競選,韓國2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這將導致韓國總統大選格局發生戲劇性變化,潛在參選人重新洗牌。

  韓國輿論認為,潘基文棄選給保守陣營帶來巨大衝擊,使在野黨陣營選情看好,但總統選舉仍存在很多難以預測的變數。

  潘基文“知難而退”

  潘基文突然宣布棄選,這距離他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前夕聲稱要“許身報國”僅43天,距離他回到韓國僅20天。觀察人士認為,潘基文之所以選擇“急流勇退”,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名譽受損,水土不服。潘基文親弟弟及親侄子在美國因涉嫌行賄遭起訴,影響了他的聲譽。他本人也頻頻被媒體拍下在國內活動時的尷尬瞬間,被反對者批評為高高在上、脫離民眾。

  第二,政治定位模棱兩可,讓民眾困惑。潘基文自稱是“進步的保守主義者”,想要包容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他既未創建新黨,也未加入任何既有政黨。輿論認為,潘基文發出的信息模棱兩可,使得國民對其政治定位感到困惑不已。

  第三,缺乏解決國內外問題的方案。潘基文沒有提出具體方案來解決社會貧富分化、青年失業以及朝鮮的核、導等問題,其近期言論被韓媒斥為“空話”,這導致原本支持他的中間勢力紛紛與其劃清界限。

  基於上述原因,潘基文回國後刮起的“潘旋風”日漸走弱,其民調支持率一路下滑,與排在民調榜榜首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差距不斷擴大。可以說,潘基文的“急流勇退”,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知難而退”。

  觀察人士指出,潘基文是職業外交官出身,其政治實力和抗壓能力尚未得到檢驗。而韓國總統選舉之路充滿不可預知的“血雨腥風”,需要很強的應對能力,這是“空降”而來的潘基文短期內難以獲得的。

  保守陣營受衝擊

  雖然潘基文此前並未明確表示將參加總統競選,但韓國保守陣營和輿論普遍把他視作潛在的保守派參選人。

  保守陣營包括執政的新國家黨以及去年底從新國家黨中分裂出來的新黨派“正黨”。潘基文突然選擇“中途下車”,使保守陣營喪失了一張“王牌”,因而受到巨大衝擊。他退出後,最近支持率看漲的國務總理黃教安(無黨派)最有希望成為該陣營主推的候選人。

  然而,黃教安1日卻表態稱,潘棄選一事與他無關,他目前只專注於國政運營,全心致力於填補國家領導層空白。

  除黃教安的個人意願不明外,他目前的身份也不利於參選。韓國總統朴槿惠遭國會彈劾停職後,代行總統職權的黃教安現在扮演的是“總理兼總統”的特殊角色。如果憲法法院最終判決國會的總統彈劾案通過,朴槿惠將被立即解職,韓國將提前舉行總統選舉。根據相關規定,現任總統或代理總統應提前50天宣布下屆總統選舉日期,這意味著黃教安是決定選舉日期的“裁判”。有反對者認為,如果黃教安決定參選,將會出現“選手制定規則”的“荒唐情景”。

  此外,按照規定,若黃教安決定參選,他還必須在大選前30天辭職。如此一來,他的職權將由第一副總理代行,從而產生“代代總統”的“畸形局面”。已有輿論對此提出批判。

  參選人重新洗牌

  潘基文的棄選使韓國總統選舉格局發生突變,潛在參選人重新洗牌。

  韓國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潘棄選後,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以25.4%的支持率繼續領跑;共同民主黨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此前排名第五,此次以11.2%的支持率躍居第二;此前排名第六的國務總理黃教安以10.5%的支持率升至第三;共同民主黨籍京畿道城南市市長李在明、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正黨”議員劉承旼分別以9.6%、9.0%和4.9%的支持率排在第四至第六位。

  觀察人士認為,潘基文棄選後的大選格局整體上有利於在野陣營。而從參選者個人來看,短期內的最大受益者是安熙正和黃教安。不過,作為“第三支隊”代表人物的安哲秀,以及如果黃教安不出馬就將成為保守陣營“獨苗”的劉承旼,也在謀求轉機。韓媒分析說,更多的“潛龍”或隨勢而動,不排除殺出更多黑馬的可能性。

  儘管目前“文在寅大勢論”大行其道,但也有輿論認為他政治領導力不足,在黨內初選中面臨李在明和安熙正的挑戰,能否勝出還存在變數。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選舉曾多次上演“棒打出頭鳥”的歷史,文在寅目前樹大招風,可能遭遇來自朝野競爭對手的多重攻擊。因此,韓國總統選舉格局今後的走向充滿變數。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