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未達預期,“安倍經濟學”面臨拐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9 11:27:4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多次表示,將堅持到2020年中央與地方基礎財政收支實現盈餘的目標。但根據內閣府的估算,即使以經濟較快增長為前提,2020年也會出現5.5萬億日元的財政赤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認為,日本財政“負有巨額公債,沒有可能持續”。日本政府提出的2020年度實現國家和地方基礎財政收支盈餘的目標“無望達成”。

  結構改革——

  傳統禁區難以打破

  比起巨額財政刺激,日本更需要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生產性總部”近日公布的一項報告稱,日本每小時的勞動生產率在35個國家中排名第二十位,在七國集團(G7)中排在最後。日本製造業生產率是美國的約70%,服務業則約為50%。

  JP摩根經濟調查部部長菅野雅明告訴記者,要提高日本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供給側改革、放鬆管制是關鍵。

  勞動生產率較低的服務業是日本勞動人口唯一增長的產業,恰恰是對外開放限制最嚴格的領域。比如在全世界迅速成長的優步打車等共享經濟模式,在日本仍是禁區。

  菅野雅明認為,日本的結構改革也出現了一些亮點。比如女性和高齡就業者比例這三年提高很快,特別是女性就業比例超過50%,高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對填補少子老齡化帶來的勞動人口減少有所幫助。今後,日本勞動力市場的改革重點是打破“年功序列”和“雇傭終身”,讓企業可以根據經營實際需要確定崗位和員工報酬。在社會保障上,要從優待老年人向扶持年輕人轉變。

  經濟前景——

  低通脹呈現慢性化

  日本內閣府今年1月發表的《世界經濟潮流》報告認為,發達國家的低利率、低通脹呈現慢性化趨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對恢復經濟更有效。

  據IMF預測,1995—2017年日本名義GDP累計增幅低至-4.30%,是G7成員國中唯一負增長的國家。“溫水煮青蛙”式的“低利率、低通脹慢性化”其實正是日本過去20年經濟的寫照。

  大和總研首席經濟學家熊穀亮丸認為,2017年日本經濟將緩慢復甦,但也面臨新興市場經濟減速、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等下行風險。

  日本好轉的就業率有助於員工收入上升,並帶動消費增長。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日元貶值帶來的生鮮食品漲價等輸入型通脹,也可能抑制個人消費意願。

  菅野雅明認為,2017年美國經濟形勢變化對日本影響最大。根據JP摩根對過去15年的數據測算,美國GDP每增長1%,可帶動日本GDP增長1.8%,高於歐盟和中國對日本的影響。這是因為雖然日本對外出口亞洲占50%以上,美國占20%,但對亞洲的出口中,有相當部分是為滿足對美國的加工貿易出口。一旦美國經濟增長,就會帶動從亞洲的進口,進而帶動日本對美國和亞洲的出口。

  另一方面,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後,美元和日元之間的利差有助於日本投資者從海外市場獲利,帶動日本國內消費。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