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工商時報:再論“一例一休”的三大毛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2 10:52:55


 
  第二、法規訂得太硬:周休二日原本已可使勞工多享有休假日,但政府又把這二日分成一個例假日、一個休息日,即所謂一例一休,休息日較有彈性可加班,但例假日除非天災、事變不得加班,“勞動部”說:“如為例假,縱使勞工同意,亦不得使勞工在該假日工作。”這項僵化的規定,讓企業與勞工備感困擾,政府維護勞工休假的權利是好的,但豈可連人們想加班的自由都要橫加剝奪,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我們這一“例假日”之嚴苛足可媲美猶太人的“安息日”,然而翻閱新約聖經即可明白,耶穌基督認為享受安息比守安息日更重要,若為了守安息日而讓病人得不到醫治、窮人得不到食物,他寧可破壞規定也要讓人們得到真正的安息,這一思想當可做為日後修法的參考。 

  第三、推出的時機太急:再好的政策若推出時機不對,也必然要失敗,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的今天,各預測機構對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估計都在2%以下,這說明台灣景氣雖呈擴張,卻仍疲弱,一例一休此時登場,企業不堪負荷調漲價格者有之,陷入斷鏈者有之、營運前景雪上加霜者也有之,此外,醫療院所減少周六門診、社福機構也受到衝擊。在景氣寒意未退的今日,人們想要的是一份安定的工作與所得,而不是更多的休假,此一政策若不懸崖勒馬,待景氣蕭條又至,無薪假捲土重來,勞工的假將放不完,但這是執政當局想要的結果嗎? 

  王安石變法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他深知這個積習已久的社會必須加以改革,所提出的青苗法、均輸法及方田均稅法也都是有助於改善農民處境的對策,但執行的結局卻是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變法八年以失敗告終。王安石失敗的原因甚多,然究其根本仍在於民眾無法感受到變法的善意。如前所言,政策的規劃與實現之間,並非以數學方程式聯結,而是循人類集體行為聯繫,因此變化難測,於此而言,我們今日要比王安石幸運,因為政府可藉由輿論及時了解民意而速做調整,免於重蹈王安石變法失敗的覆轍。至盼府院當局察納雅言,儘速修正一例一休,則台灣經濟仍有可為,若仍像日前“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如此敵視不同意見者,勢必重創企業信心,則台灣經濟危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