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三個一批治理低速電動車亂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8 10:29:31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轉正的“最後一公里”走的這麼艱難,這是很多低速電動車企業所沒想到的。2016年年底前一周內的劇情反轉,讓本已經勝利在望的他們前途再度迷茫。“這麼大體量的行業,國務院都批覆‘三個一批’的總方針了,要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怎麼突然就變成只有兩批了,要麼升級,要麼淘汰?!”低速電動車從業者姚乙民的語調裡充滿了疑惑。

  從12月22日公安部將山東德州試點低速電動車定性為“違法”,到12月24日公安部、工信部、工商總局的領導在低速電動車發展上公開表達的意見態度出現分歧,再到12月27日“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緊急召開第二次會議,將低速電動車定位為“電動汽車”類別。包括姚乙民在內的低速電動車企業的心情經歷了一次“過山車”。他們無法理解,多年的輿論爭議和現實需求的博弈,都沒有讓這個產業鏈消亡,反而規模越做越大,努力擺脫低質廉價的同時,也贏得了政府層面的初步肯定。但最後卻可能因為“一刀切”的分類而面臨“低速電動車”這一產品類別的消失。

  姚乙民一再強調,這件事值得爭論的不是具體的安全標準、電池標準等技術細節,而是對整個低速電動車這一“特殊的存在”合理性的否定。“提高安全標準沒有問題,我們自己也一直在做技術升級。但現在是要將低速電動車直接升級至電動乘用車,這個行業會因為不符合其屬性的准入標準而受到致命傷害。”

  “最重要的是,將‘低速電動車’這一特殊類別的定位改成了‘低速電動汽車’,這就直接推翻了之前中央承諾了的‘三個一批’的思路”。業內權威人士胡甲風同樣對突然改變的風向頗為不理解。他認為,這直接切掉了最關鍵的“規範一批”的空間,兩批都被升級了。而“被規範”是大批低速電動車企業最期待的轉正途徑。

  2016年,低速電動車的銷量繼續維持高增幅,來自低速電動車大省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山東去年產銷預計可達60萬輛,全國銷量有望超過100萬輛。按照最新預告的進度,2017年4月,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國標將正式出台,如何合理處置這個體量龐大的行業,接下來幾個月的各方博弈將對新能源汽車業,甚至是整個汽車行業帶來重大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認為當下低速電動車話題過於敏感性,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的汽車企業內部人士、專家及汽車行業人士均表示不願透露身份,因此本報道中所涉及的所有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從“三個一批”到“兩個一批”

  劇情是如何反轉的很少有人知道內情,但對低速電動車的總方針從“三個一批”變成了“兩個一批”卻是業內快速領悟到的事實。

  12月24日,當業界尚未從山東德州試點低速電動車被公安部定性為“違法”所帶來的震驚中回復時,另一條關於低速電動車的消息傳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的聯組會議,公安部、工信部、工商總局的領導接受了對低速電動車的主題詢問,在回答中,業界聽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國務院已批示同意,按照“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簡稱“三個一批”)的總思路,治理低速電動車的亂象。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對四輪低速電動車制定出新標準和檢測條件,重點突出安全性要求。在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在達標車輛的路權和原有不達標車輛的處置上,都將給地方政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同時,制定標準以後,要按機動車的標準加強監管。

  而公安部副部長李偉則開門見山的表示:“從公共安全的角度講,低速電動車最好是越少越好。”李偉直言,“說句實話,我們是想把它徹底禁止,因為這種車輛確實給交通安全和秩序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和危險。”由於“能賣就能騎(開)”是低速電動車車主的主要理論依仗,所以李偉建議,“在這個問題(政策)的出台上,一定要非常慎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