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正視人民幣貶值趨勢對台灣的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15:39:54


  中評社台北10月31日電/人民幣今年10月加入SDR成為一籃子貨幣成員後,再度陷入貶值噩夢。單單1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超過1000個基點,貶幅逾1.5%,10月底6.78的收盤價創近6年新低。外界普遍預期趨勢將持續到年底,人民幣可能貶破7整數關卡。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大陸人行並未阻貶人民幣,而採取尊重市場、順勢而為的做法,這或許與疲軟的經濟情勢有關,擴大內需效果有限,政策上有意讓人民幣緩貶以刺激出口,創造內需、外銷兩頭平衡發展的環境。人民幣自2005年7月實施匯改以來,10年間大約升值35%,這一波自2014年初開始的貶值走勢不過回貶12%,僅僅是升值幅度的1/3,某種層面來看,這是一種漲多回檔的正常能量釋放舉動。在價格機能的運作下,市場顯然正在探詢摸索人民幣的真實價值,即使可能造成資金外流,對中國金融改革帶來部分壓力,但為了長遠的未來,短期犧牲或許有其必要,北京似乎可以接受緩貶走勢。 

  只是,從北京政府角度來看人民幣貶值,跟從全球角度來看,絕對大異其趣。金融全球化當下,人民幣緩貶將產生龐大的外溢效應,影響其他地區與國家。尤其預期因素的發酵,更會催化資金流動的速度,加大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換言之,人民幣貶值透過資金移動,將對全球帶來的重大衝擊,特別是台灣,兩岸龐大的經貿往來規模與高度金融市場連結性,人民幣重貶對台灣的影響可能更甚於全球其他地區。 

  可從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實質面,另一是金融面。在實質面部分,首當其衝的就是台灣出口產品被中國大陸取代的機會提高,亦即,人民幣貶值可能進一步擴大紅色供應鏈對台的衝擊(如果新台幣不跟貶或貶幅低於人民幣),對我出口勢必造成更大壓力。在金融面部分,人民幣貶值最大問題應該是引發資金外逃,就如同去年811匯改及今年年初人民幣大貶,導致資金大舉撤離新興市場,可能進而造成台灣金融市場失序。尤其這一波台灣已經累積龐大的外資匯入量能,一旦資金撤離的羊群效應大舉發酵,勢必會造成台灣股匯債市劇烈震盪,進而衝擊金融市場穩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