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正視人民幣貶值趨勢對台灣的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15:39:54


 
  而且,對於擁有全球第二大人民幣存款餘額的台灣來說(統計至9月底止為3116億元人民幣),人民幣貶值會讓眾多企業及民眾產生龐大匯損。最近TRF風暴延燒已經讓新政府一個頭兩個大,若是其他與人民幣有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再因人民幣貶值造成投資人大幅虧損,難保不會引發投資糾紛、甚至走上街頭抗爭,政府應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 

  作法上,還是得從問題源頭著手,思考如何因應人民幣貶值的擴散效應。在這方面,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人民幣去化管道,而非只是放任這筆大額存款以定存方式轉存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粗估約有7成比重),賺取微薄利息。近來的TRF爭議釀成風波,除了銀行未善盡告知義務以及客戶自身不懂控制風險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幣投資管道太少。由於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選擇不多,當台商戶頭擁有大量人民幣存款時,銀行精心設計的少量商品如TRF就成為投資首選。如果政府開通台滬通,讓龐大的人民幣存款可以利用這條管道,投資大陸眾多股票標的,或是讓1000億額度的RQFII從兩岸服貿爭議中解禁,透過認購基金方式回流大陸,還會有這麼多人會去買TRF嗎?“疏通”而不是“防堵”,才是解決弊端的硬道理。 

  為減緩資金外逃引發金融危機的衝擊,近年來中國積極與他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SWAP)。目前簽署國家及地區已超過30個,金額則為3.3兆元人民幣。對於剛晉身國際儲備貨幣的人民幣來說,早已是各國外匯儲備中的一個重要貨幣資產。台灣自從2013年“中央銀行”說已經準備好跟大陸簽署SWAP後,自此音訊全無。對擁有超過3000億人民幣存款的台灣來說,不簽SWAP只會讓台灣暴露在更大的金融風險之中,也不符IMF對會員國要求的持有國際儲備貨幣標準(即使我們不是IMF成員國,但與國際接軌一向是我們的堅持)。 

  九二共識的緊箍咒讓兩岸關係持續倒退,政策上能使用的工具也愈來愈少。若是人民幣貶值的外溢效應持續擴大,對台灣的經濟與金融市場衝擊勢必更加強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