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智庫要真正發揮“外腦”作用,就不能只做政策決策的“詮釋者”,而應積極建言獻策,成為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的“建設者”和“推動者”。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智庫建設”給予高度重視。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養成問計於專家學者的習慣,調動專家學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資源。對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的要積極采納。事實上,決策科學化與新型智庫建設已經上升到黨和國家戰略的高度。
目前我國一些政府機構、高校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智庫的職能,但實際上離真正意義上的“智庫”標準還相去甚遠。一些智庫機構的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現象較為嚴重。一些機構名為智庫,實則類同秘書班子,建言獻策作用不盡如人意。這些機構並不具備新型智庫要求的客觀性、前瞻性、專業性、影響力等特點。有研究表明,中國決策失誤率達30%以上,原因主要就是決策體制機制不合理。由於決策尚未實現“謀斷分設”,還在由個人或少數個人拍板向民主決策、由經驗決策向科學決策、由謀斷一體決策向謀斷分離決策、由分散決策向系統決策轉變,多數咨詢研究機構還屬於依附型,因此目前很多智庫的作用只是解釋決策正確,做出常態性的歸納總結,而難以發表獨到見解與建議,無法發揮作為新型智庫提供真知灼見、建言獻策的作用。
因為沒有完善的法規制度作保障,決策論證評估很多時候也是“走過場”,對各方面的建議吸納並不充分。一些地方出台重大決策前,決策者既可以咨詢也可以不咨詢,即便咨詢有時候也是走形式、走過場。徵求意見往往是為了證明其決策正確,而不是真正要發現什麼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一些專家學者在決策中不能真正發揮“外腦”作用,順溜的話多,建設性意見少。同時,一些政府部門決策屬於“黑箱”決策,對一些涉及城市重大建設項目、有關人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往往還是部門自己說了算。決策制定後一紙公文,公眾只能被動接受。這類“黑箱”決策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大,決策往往自以為是、脫離實際,後患無窮。
目前,與國外智庫比較,我國智庫建設還處於發展階段,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法規制度不健全、外部環境不完善、發展定位不準確、機構設置不合理、“官本位”現象嚴重、社會影響力有限、包容開放程度不夠等。一些政府提出的咨詢需求,眼前多、長遠少;部門多、全局少;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導致智庫的政策咨詢和研究急功近利,多以中短期發展問題為主。智庫主要充當政策決策的“詮釋者”,無法擔當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的“建設者”和“推動者”,智庫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要求極不相稱:
一是體制機制不健全。新型智庫建設主要依托領導重視及行政性推動。這樣的決策咨詢體制現狀,充分反映了智庫制度建設是通過部門參與各級政府文件的制定,但往往難以把建言獻策落到實處。而不能落到實處的原因是,智庫參與決策咨詢的制度定位及作用還不健全。缺乏多元化、多渠道建言獻策的路徑和成果推介的公共服務平台。因而不少具有真知灼見的咨詢研究成果難以直接送至黨政決策核心,不能發揮其參與決策和引導社會輿論的應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