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距離建成航母群,中國還要走多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8 07:11:54


 
  “作為中高強度作戰情況下,一艘航母完不成作戰任務。因為在進行作戰期間,航母每三到五天,就要進行一次油水補給,五到六天就要進行一次彈藥補給。在高強度作戰時,彈藥補給三天到五天就要進行,跟油水補給差不多同一個頻率。”尹卓說,彈藥補給是通過垂直補給,比如用直升機,油水補給通過海上的補給艦,這時候航母的艦載機是不能起飛的,如果敵人此時進攻該怎麼辦。

  因為航母在戰區,要退到戰區邊緣去補給,但是敵人沒有戰區邊緣的概念,只要找到你就會攻擊。因此,這時候一般需要雙航母戰鬥群,其中一艘航母提供掩護。因為航母的補給時間比較長,如果整個編隊要補給完,要8個小時以上,這期間,艦載機不能起降,這對航母的作戰能力是個大的制約,所以,一般是雙航母戰鬥群才成為作戰編組。

  關於航空母艦

  1970年即組織航母方案論證

  衆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具有全通甲板的航母誕生於1918年的英國,叫做“百眼巨人號”。而中國人對於海洋的探索,幾乎沒有停歇過。明早期的鄭和下西洋,就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遠洋航海探險,比哥倫布、麥哲倫等歐洲航海家早了近一個世紀。

  當時鄭和船隊供正副使乘坐的巨舶長44丈、寬18丈(一丈約等於3.3米,也就是說長120多米,寬約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大概也可以算當時的“航空母艦”了。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中國人第一次對現代航母開始“有想法”,則是1928年。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是陳紹寬。陳紹寬被任命為海軍署長後,提出要花2000萬建造航空母艦的想法。但此後不久內戰爆發,陳紹寬的航母計劃不得不流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