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地震後5至10秒發超快預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4 10:38:02


 
  學校幼兒園推減隔震技術

  “十三五”,本市還將新建一批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正在與海淀、昌平等區開展調研。根據規劃,在具備條件的新建學校、醫院、幼兒園、體育館等人員密集場所,將推行減隔震技術應用,並納入室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遴選庫。

  “北京新機場就在採用這種最新的減隔震技術。”市地震局抗震設防管理辦總工程師羅華春介紹說,這種技術是將一種橡膠隔震支墊放在建築和地基之間,一旦地震時,通過“大烙餅”式的作用,減緩上部建築結構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危害。另外,規劃中提到要建設的首都地震防災教育博物館,未來也將作為全市抗震建築的“標杆”,啟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減隔震技術。

  為“地震險”做準備

  邢成起說,長期以來我國缺乏系統的地震巨災保險制度。目前,雲南、四川等少數地區開展了試點。目前,運行初期最高保額一百萬元,隨著運行成熟,這個保額也可能會增加。有45家財產保險公司發起成立了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制定承保理賠標準。

  邢成起表示,北京市地震局開展了地震災害特點、地震災害模型等研究,爭取盡早建立起北京地區的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地震局做好相關的技術支撐準備。

  另外,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地震構造相通、地震災害相連。邢成起說,京津冀三地將以自然地理和構造屬性為導向,聯合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防震減災專項規劃。

  (來源:北京晨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