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對東歐投資將出現激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7 10:02:58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四個月來第二次訪問東歐,令人期待中國對該地區的投資將出現激增。在西方擔憂中國給歐洲大陸帶來潛在分化影響之際,北京方面正尋求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拓寬貿易渠道。

  今年3月曾訪問捷克的習近平,本周將出訪塞爾維亞和波蘭。預計他在此行的每一站都會宣傳經濟實惠,作出中國資本和一帶一路政策帶來更大流量的承諾,儘管中方在兌現以往的承諾方面記錄並不完美。

  為期五天的行程將從周五開始,貝爾格萊德是第一站。此行將推進中國在四年前首次闡明的有爭議的“16+1”戰略,這個機制提供了一個平台,讓身為亞洲巨人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直接打交道,繞開布魯塞爾。

  北京方面,相比歐洲更發達的經濟體,這些國家對中國的投資而言有更多機會,還有更容易更便宜的市場準入。

  中國也正在努力游說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就給予它“市場經濟地位”,這將加大中國的貿易準入——北京方面遭遇布魯塞爾和許多西方歐盟(EU)成員國的強烈反對,但認為東歐的歐盟成員國是潛在的支持來源。

  中國社科院的歐洲研究專家趙晨表示,此舉“符合中國對於多極化世界的觀念”。

  對於東歐,中國資本被視為一個受歡迎的融資新來源,有助於降低它們對來自傳統西方市場(如德國和法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依賴度,並對歐盟大筆資金流入的終止做好防範;預計歐盟對東歐成員國的資助將在2020年後大幅下降。

  但批評者表示,東歐對中國投資的一些期望是不現實的,他們還提出,北京方面正在執行“經典的分而治之戰略”。

  來自德國的綠黨歐洲議員、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對華關係代表團副主席賴因哈德•比蒂科費(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歐洲主要大國,特別是德國,將必須判斷他們是否對這種分裂局面感到足夠惱火,以至於決定(在歐盟的對華政策上)採取更為包容的姿態。”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去年雙邊貿易額增長28%,至562億美元,但迄今東歐僅佔中國對歐總投資約2%。“這16個國家相對落後,更需要中國的投資”,商務部歐洲司司長周曉燕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