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幫派到統派 白狼張安樂的傳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3 10:32:29


人生大概就是一種註定,而張安樂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牽繫兩岸。(中評社資料相。)
張安樂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牽繫兩岸。(中評社資料相。)
  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沒有承認 “九二共識”,只表示“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白狼張安樂秉持他堅定的“一中同表”取態,帶領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多個黨團向新政府建言:“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即沒有和平的基礎,我們期許蔡英文千萬不可任性妄為,置人民生死而不顧。”  

  來源:超訊 文/賈選凝 紀碩鳴

  蔡英文520正式就任“總統”前夕,媒體對她將如何面對“九二共識”的猜測鋪天蓋地,而在這甚囂塵上中,一場對新政府的建言集會也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上演,“白狼”張安樂一如既往秉持他堅定的“一中同表”取態,帶領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多個黨派團體向新政府建言:“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即沒有和平的基礎,我們期許蔡英文千萬不可任性妄為,置人民生死而不顧。”

  兩天之後,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用“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帶過了“九二共識”,國台辦稱之為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事實上沒有完成答卷的不只是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政府,亦是整個台灣——而考題也不只在於官方論述對兩岸關係的界定,更在人心:今天的台灣人對中國究竟還有多少認同?從這個層面來講,白狼就像個孤膽英雄,這些年來,太陽花也好,保護黃安也好,他出現在媒體上的每一次行動與建言,都在孜孜不倦地捍衛他所相信的事:台灣跟中國是骨肉情緣,血脈連著心魂,無從分離。我們無法迴避這樣一個事實:一個中國的大中華敘事在當下台灣社會,絕非主流。但白狼並不理會別人怎麼說,他不厭其煩地用身體性的表態與投入,去告訴更多人他的信念:兩岸本是一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則是時事所趨。也許人們聽不進去,也許獨派嗤之以鼻,但他依然“孤身走我路”,帶著理想主義的家國情懷,去推進那個中華統一的夢。

  這樣堅定的相信,宛如信仰。無論你認同與否,值得付諸敬意。而如果好奇探究下去,究竟是怎樣的生命脈絡淬育出了這位在台灣長大的江湖大佬血液中如此堅定的中國情懷?或許就不只能讀懂張安樂,更能對和他那一代人命運不可分割的歷史語境多上幾分理解。

  比月亮更遠的大陸

  情懷源於經歷和人生境遇,而童年當然是最初的起點,家庭教育首當其衝。小時候,張安樂母親買給他的兒童讀物里,談的都是中國的古典故事,像《刺客列傳》豫讓的故事、塞翁失馬、黃粱一夢等等。母親從小在床邊講的故事都是歷史。第二個教育,則由學校帶來。“白狼”張安樂接受《超訊》獨家專訪,回憶說:“那時候我們去上課,走廊裡面的畫像都是文天祥、戚繼光,所以我剛開始一來大陸很不習慣,一看到處掛的畫像都是四個外國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我的定義那是兩個書呆子、一個騙子、一個強盜。”

  張安樂是跟著台灣經歷成長的一代,而從小聽父母講的卻是大陸的故事。他父母都是山西人,抗戰勝利後全家回到南京,他也在南京出生。1949年初淮海會戰,那年大年初一,父母帶著才一歲的他逃難離開南京,先到上海,再取道杭州,風塵僕僕一直走了一年。張安樂的兩歲生日在海南島度過,其後才從春寒料峭的高雄登陸台灣。而他初到台灣的印象是父親一直在說,在這寶島,三四月時,居然路邊能吃到西瓜。

  “從小就會聽我父親講,我大陸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然後就記得我父親常講,他把希望寄託在朝鮮戰爭時被美軍俘虜的21000個中國戰俘,因為其中有14000個送到台灣。我父親就說,會不會我大哥也是其中之一過來了?”直到多年之後,張安樂讀大學念書遇到許多僑生,才費盡周折請人幫忙聯絡到失散多年的哥哥,原來他的大哥已經替父親添了九個孫輩,五男四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