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幫派到統派 白狼張安樂的傳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3 10:32:29


 
  為什麼叫太保?其實源於早期流亡學生到台灣,他們成立的13太保,本省人則叫角頭。張安樂的父母都是軍公教出身,也無法理解兒子在做的事。少男好勇少女好美,其實只為青春不留白。竹聯幫是學生幫派,一般的兄弟讀高三時自然就會脫離幫派,去當船員或讀軍校,但張安樂的人生,卻因為入讀淡江大學後結識了他口中的台灣第一美男子“旱鴨子”陳啟禮師兄,而一路與江湖事纏拌了大半生。

  讀淡江歷史系的前三年,因為性格仗義人脈光結,各路人馬都找上門來請張安樂去擺平糾紛,到畢業時準備當兵要考試,結果他發現自己留校察看連考試資格都沒有,也不曉得接下來要做什麼,意外看到學校佈告欄上歐洲研究所的招生簡章,拿了同學的筆記回去準備了十天,居然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研究所取錄。

  研究所期間他經營梭哈場(撲克牌賭博),一嘗到甜頭,論文也不寫了,從此就在江湖上搞賭場,看著銀行的存摺起起伏伏往上升,有一天張安樂卻突然覺得:“我人生就是金錢遊戲嗎?”他記起列寧講過一句話:從莫斯科到巴黎最近的一條路,是由北京經過加爾各答。“我就想,從台北到北京這條路,應該台北-美國-北京。正好當時大陸開放留學生到美國,革命的推動者都是留學生——辛亥革命是留日學生發動,第二次共產革命是留歐留蘇的跟英美的鬥爭。我想,第三次要改變中華命運,也是留學生,但是不要革命了。我是反革命。我就想這些留學生,將來是讓中國脫胎換骨的一代人。我想去美國跟他們在一起。”

  張安樂想要去北京,而他心里清楚,自己在台灣一個黑社會,要想去大陸就得先去美國拿到博士。“而且野雞大學還不行,因為當年大陸送去美國的都是訪問學者,而且都是工農兵學員出來的。送的都是哈佛、史丹福、伯克利這種。”於是他去了拉斯維加斯兩年,潛心唸書,從不進賭場,直到得到一位史丹福教授的推薦書。

  初到史丹福時的興奮感源於可以遇到大陸留學生。可要怎麼認識呢?當時曾創辦《中國之春》的王炳章去史丹福演講,張安樂就去了。“那天他講完以後,一個大陸學生發言,這個人叫楊明輝,個子高高的。他說:‘我知道我們國家落後,所以我們出來學習,我們是要回去建設,不是像你這樣在外面污衊我們國家。’他講話的時候眼睛紅了,都是淚水。我看了很感動。結束我就跑去跟他握手。”後來張安樂和那批中國留學生關係很好。好到《中國之春》來找他,他還幫忙安排了楊明輝跟王炳章見面。

  幾十年後,《南方週末》訪問白狼,他重提楊明輝時才得知楊已是美國公民,並未回去“建設中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選擇留在美國呆很正常——而白狼看不慣的,只是那些刻意破壞兩岸文化交流的人。

  愛台灣,更愛中國

  白狼更直指,今天台灣這樣子,台辦要負責任。“為什麼台灣藝人可以在大陸那麼受優待?九把刀你把他捧上天;張愛玲的情人是漢奸,她寫了這麼一個可歌可泣悲壯的故事還被拍成《色•戒》。反過來說,大陸的宋祖英來,台灣會讓她演出嗎?你把台灣藝人捧上天,自己賤嘛。”他認為,正因為大陸這種潛在的自卑感,台灣才更有優越感。

  而他覺得這樣很窩囊,島內也是每個人都怕綠色,稍有微詞就被媒體塑造成全民公敵。他常和台灣人講:做阻力還是助力,只存乎一念之間。如今島內的狀況是:對等的和平統一幾乎不可能。“因為年輕人他已經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了,我不是中國人你和我談什麼統一?”所以他更認為台灣的情況危急——綠營起碼思想統一,民進黨台聯時代力量,都以台灣共和國為目標不,而所謂的泛藍陣營,卻根本沒有統一思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