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蔡英文520講話評析及兩岸關係前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1 00:13:25


 
  在重復既有論述的基礎上,蔡英文在此篇講話中有四點新內容值得研究關注。

  一是首次拋出“憲法說”。蔡英文5次提到“中華民國”,2次提到“中華民國憲法”,聲稱“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她首次正式提到東海、南海議題,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她並沒有如馬英九在東海、南海“和平倡議”中那樣強調“主權在我”。蔡還特別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顯示其兩岸定位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與此前她據稱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相比,更加貼近“中華民國憲法”本文,較可能壓縮“修憲”與變更“固有疆域”的空間。⑦人們沒有更多的證據由此推斷蔡英文是否真心接受“中華民國憲法”,也無法確認蔡英文所認同“中華民國憲法”是否為“一中憲法”抑或“統一憲法”,但至少比多數民進黨人、比傳統民進黨立場更靠向“中華民國憲法”及其體制。多少顯示蔡英文的兩岸理念、政策思維與傳統民進黨的固有立場有所不同、有所區別。民進黨上下不一定認可、接受及支持蔡英文的主張。蔡現有的兩岸論述、兩岸主張並沒有得到民進黨體制內的充分醞釀、討論及通過。民進黨內部充滿了“修憲”、“公投”、更改“國土疆域”的政治妄想與政治衝動,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不動如山,“凍結台獨黨綱”現階段難以做到。

  二是提出“維持現有機制論”。針對兩岸之間的對話溝通,蔡英文表示將“努力維持兩岸現有的機制”。當然包括兩岸兩會談判協商機制、國台辦與陸委會之間常態化溝通機制。然而蔡只有願景,沒有路徑;只有想法,沒有辦法,沒有提出維持現有機制的可行辦法。

  三是提出兩黨“對話論”。蔡建議兩岸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蔡英文的態度與願望遭遇到根本障礙就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正常國家決議文”等。目前民進黨連“凍結台獨黨綱”都做不到,遑論處理這批“台獨”文件了,所以兩黨對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是提出兩岸“區域合作論”。蔡英文特別提出兩岸“就共同參與區域發展的相關議題,坦誠交換意見,尋求各種合作與協力的可能性”。蔡英文也許預留“新南向政策”聯結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空間,但她本意並不在此。事實上,多數人明瞭台灣在國際上不具備與大陸全面對抗的籌碼與實力,台灣的國際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無法不與大陸協商。如果繞開大陸、甚至聯手他人、刺激大陸,無論“新南向”,還是加入TPP、RCEP,最後可能都將徒勞。

  蔡英文此篇講話透露其兩岸政策上的“八不”思維,既不承認“九二共識”,只講“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當然也不公開否認“九二共識”;既不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也不講清楚兩岸關係本質是一個國家的內部關係、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兩岸關係既不是國共關係,也不是民共關係,究竟是何種關係,她故意不講清楚、搞模糊;蔡承諾“不挑釁、沒有意外”。此前,蔡英文表示要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而且聲稱她的性格就是“說到做到”。但民進黨政客狡詐、善變,“翻臉如同翻書”,時常“說一套、做一套”,做的與說的完全相反,民進黨人與大陸嚴重缺乏信任,蔡英文可信乎?

  蔡英文演講透玄機

  蔡英文通篇講話處處暗藏玄機,可謂處心積慮,隱藏深沉的對抗、反中心態。蔡用訴求經濟多元發展與“新南向”抵制兩岸經濟合作,突出兩岸共同責任、強化所謂的“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作為對抗大陸、與大陸翻臉、將責任轉嫁大陸的藉口。人們更多擔心蔡英文實施“戒急用忍”的升級版本,大肆推動“政治反中、法理拆中、文化去中、經濟離中、戰略制中”,緊縮兩岸經濟、文化、社會交流合作,從嚴管控兩岸人員交流往來。

  一是用“對外關係”思維處理兩岸關係,極力淡化兩岸議題重要性。蔡英文故意把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國際關係”糾纏在一起,她把兩岸議題置入“區域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中,而且追求區域和平穩定發展,但兩岸關係只需要“妥善處理”而已,只需穩定、不求發展。蔡用“區域集體安全”的視角衡量兩岸關係,把後者當作是“建構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的“重要一環”,尋求兩岸事務國際化。

  二是連結美日歐印及東協,對抗大陸心態昭然若揭。在涉外、軍事戰略安全上,欲與美日結成利益同盟、安全同盟及價值同盟,企圖以所謂的“和平、自由、民主及人權”普世價值,強化台灣在“全球公民社會”的角色。還要參與國際經貿及其規則制定,投入氣候變遷等新興議題的合作,在人道救援、醫療援助、反恐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不能缺席,旨在討好國際社會、汙名化大陸,並透過“公民社會”、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管道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與大陸衝撞對抗。

  三是遠離大陸,擺脫對大陸依賴。蔡英文分別在經濟與區域兩個部分提到“新南向政策”,結合美日、引導台商南向東南亞與印度,美其名曰“提升對外經濟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

  四是以“民主”與“民意”自重,強調“共同責任論”,為其翻臉、推卸責任預留伏筆。蔡英文試圖建立兩岸政策的防禦機制,其中“民主原則”、“普遍民意”、“共同責任”、“未來選擇權”是其中核心。此次講話中蔡英文特別提出以“內部和解、民主機制、凝聚共識”之名,意在“一致對外”,劍鋒所向,不言而喻。雖然高談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但一來不提出穩定兩岸關係的具體做法(與島內“轉型正義”時間表和路線圖成鮮明對比),二來暗示光譜兩端的國家統一與“法理台獨”都不過是“歷史包袱”,三來陳述“造福兩岸人民”之高義、假“普遍民意”相要脅,三管俱下,暗中把責任和罪名甩給大陸、煽動台灣民意對撞大陸。可見,就職演說已不只是一般所批評的“空心菜”,而是射殺兩岸關係的“實心彈”。難怪傳統獨派表示不滿意但可接受,而深諳權謀的李登輝卻打出了滿分。

  五是彰顯台灣“國家化”的意象,強化“中華民國”走向台灣。全文僅5次提到“中華民國”。除了最初“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之語為按部就班不得不然外,其餘4次全部涉及兩岸。其餘時候,都以“這個國家”(13次)、“這塊土地”(2次)、“我們國家”(1次)代替,遑論高達41次的“台灣”,很難說她所言的“台灣”只是地理名詞。2012年以來蔡英文論述“中華民國等於台灣,台灣等於中華民國”,但當其盜用民國外衣黃袍加身後連“中表台里”的包裝都不再是必需品。一方面是“去中”,棄“中華民國”為敝屣,該符號只存在於“憲政體制”的語境中,也只適用於兩岸問題。另一方面是“趨台”,演講中不斷透露出“台灣國家化”,如“台灣有很多別的國家沒有的優勢”、“我們成功渡過了許多新興民主國家必須面對的難題”、“各位國人同胞,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更是微言大義,顯示出其志不在小。

  很多人預期蔡英文未來採取“柔性台獨”、“笑臉台獨”、“穩健台獨”、“漸進台獨”策略,推行一條沒有“台獨”之名但有“台獨”之實的新型另類“台獨”,實施升級版的“戒急用忍”政策,其核心就是“五中”:政治“反中”,法理“拆中”、經濟“離中”、文化“去中”、戰略“制中”,⑧盡其所能,特別是利用政權力量、經濟、軍事、文化、社會資源等消除“中國元素”,強化台灣“主體意識”,遂行另類“台獨”。預計蔡英文政府將在“轉型正義”、“文化台獨”、“公投法”修正案、南海仲裁案、參與國際組織等領域進行急行軍,甚至強渡關山,一定會弄得島內政局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兩岸關係則烽煙四起,陷入敵意螺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