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智庫古今延承之路:溯源與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0 00:24:48


 
  除了古代君王決策者廣泛招募智囊人物組建智囊集團外,許多擔負重大任務的政府要員也試圖組建幕僚團。清人黃潛有言:“古人凡當一方面者,無不妙選幕僚,其作用有二,一則如今所謂專家治事;一則羅致有聲名氣節能力之才人,資其見識以救匡疏失,豐其俸養,勿使去而為患。即論歷代開府用人,其意義何莫非如是。”(《花隨人聖庵摭憶》)在治世興邦之際,智囊輔佐主官提供參謀咨詢,彌補了主官治理經驗和個人才幹的不足;在亂世危難之時,智囊發揮出謀劃策、匡時濟世的作用,成為危難之後治理國家的官員重要來源。典型例子如戰國“四公子”的門客和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幕府。

  中國古代智囊憑借自身才幹,在群雄爭霸、政權更迭、穩定時局、變法改革之時,為少數統治者以及各級決策者出謀劃策,以實現治國安邦、強兵富民的目的。然而,傳統智囊有其時代局限性,要依附於帝王或延請自己的朝廷要員。古人尤其是讀書人、士大夫都有著“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觀念,這也導致古代智囊具有極強的依附性,具有較少的獨立性。同時,匯聚在統治者周圍的智囊,往往不能形成一個有組織的智囊團,只是根據個人生活經驗和推理提供建議,而且影響決策的能力也受到專制制度、決策者素質、個人素質以及與決策者關係的制約。此外,古代”智囊”所參與決策分析的範圍較為局限,通常集中於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政治軍事領域。

  2

  古代傳統智庫的制度演變

  隨著中國古代國家的產生以及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夏商家臣、兩周命士、春秋戰國門客、三國謀臣策士、兩晉清談名士、明清師爺與幕友,依次登上歷史舞台。除了決策者非正式地、自發地網羅門客、幕僚、師爺、謀士、策士等來為自己的決策提供幫助之外,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些國家專門設置的智囊機構或制度。

  2.1 先秦“尊老制度”是古代智庫雛形的起點

  先秦時期,古代統治者將尊老養老納人禮儀制度之中,設三老五更之位,帝王以父兄之禮養之,成為中國古代智庫形態的雛形。《荀子·賦篇》言:”養老長幼,持之而後存。”老人的智慧能否應用於治理國家,事關國家存亡。所以,”尊老養老應是國家統治者的重要國策”。早在虞舜時期,中國已經出現比較完備的尊老養老制度,睿智有經驗的退休官員安排在學宮,為君主提供建議或教育學生。《禮記·王制》載:“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後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庠、序、學、膠均為學宮名,老人在頤養天年的同時,利用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教育培養年青一代,為治理國家出謀劃策。由此觀之,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代的尊老養老的禮儀制度,已經出現了智庫的某些特點。

  此後,秦置鄉二老,“十亭一鄉,鄉有二老,三老掌教化……皆秦制也”(《漢書·百官公卿表》)。漢增置縣三老。《漢書·高帝紀上》載:“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複勿徭戍。以十月賜酒肉。”三老為民師左右鄉黨輿論,也掌教化宣傳國家法令禮法,已經具備現代智庫制度的基本特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