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擁抱新能源應預想廢電池處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9 10:25:22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近日,北京首家出租車換電站啟用。在這裡,電動出租車只需花兩分鐘,就能更換一塊滿電電池繼續行駛,站內28塊電池輪換開工,每天能滿足150輛車的換電需求。但看到便捷之餘,也有不少人生出疑慮:這些電池壽終正寢之後該何去何從?

  很顯然,這種擔憂是客觀存在的。眼下,新能源汽車正處於“爆發期”,整個產業勢頭迅猛。而高產的背後,則是若干年後可能高達十幾萬噸的廢舊電池報銷規模。事實上,如今電池已經日益深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身處互聯網時代,各種移動電子設備成為居家必備,電池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水漲船高,但回收利用情況卻不容樂觀。相較於早年電池的“量小勢微”,如今電池可謂“塊大量足”,末端處理更難上加難。這也提醒我們,在發展新能源的問題上,需要考慮的不僅是一時半會兒的便捷,更有怎樣循環利用的謀劃,切不可落入為解決“黑色污染”又造出“綠色污染”的怪圈。

  揆諸現實,電池之憂並非獨例。我們常能看到一些政策短視問題:或源於考核壓力,或出於思維惰性,上項目、搞開發,往往是只管燃眉之急、不顧長遠之效。說到綠色出行,就忙著將公用自行車運到指定點,後續管理維修卻擱置不管,任其在風雨中破敗;說到美化道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栽上樹苗,活沒活、長得好不好沒人過問。很多時候,表面光鮮的項目最後往往都留下一屁股問題。之前曾有報道就說,北方很多地方建立了數量龐大的發電風車,可建好後卻一直處於閑置狀態。究其原因,是當地沒有建立配套的輸電系統,導致風電輸不出去。如此“糊塗”,真叫人哭笑不得。

  對今天來說,如何更好地邁向新能源時代,恐怕不僅是讓電動車跑起來,讓一個個移動設備亮起來,而且要把從生產到回收到再利用的一系列問題考慮清楚,形成一套完備的閉環產業鏈。倘若只著眼於火熱的生產端,不顧以後的回收端,就會陷入新的“先發展後治理”怪圈。在這方面,西方國家的一些實踐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歐洲和韓國等,採取稅收減免或者財政支持的方式,鼓勵企業進行投入和嘗試電池回收;瑞典等,則是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讓電池生產廠商分別承擔各自的回收利用責任。

  新能源發展正如火如荼,可在產業狂歡的同時,請別忘追問一句電池要去哪兒。

  (來源:《北京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