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鑽進自殺者的黑洞 和他們一起走出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4 14:04:51


 
  輔導以外,訴諸跨專業合作

  當然,幫助自殺危機的人是一個跨專業的工作,當中也有一套機制。

  開始一個自殺危機個案的初期,我們會為對方做一個危機評估測試,詳細留意這五方面:他有沒有精神疾病;他身邊有沒有人曾經自殺(很多研究表明,自殺者親屬的自殺概率比一般人高三倍);他早前有沒有試過自殺;他現在有沒有自殺計劃(他可以說出來的自殺計劃越詳細,自殺風險越高);他最近有沒有什麼突然改變的行為,例如突然辭職,突然將銀行戶口密碼告訴親友等。

  如果我們初步評估個案是患有精神疾病,就要動員他去看精神科醫生。那位中學男生,我們熟悉了以後他告訴我,他原本成績很好,但父母離婚後他成績越來越差,後來不想去上課,每次去學校心跳就會非常快,很恐懼。其實他是患上焦慮症了。他不太願意去看醫生,我就每次去他家,游說他,然後帶他一起去屯門醫院。

  按照精神科醫生的指示吃藥是很重要的,但很多年輕人都不想吃藥,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吃藥沒用的吧?”“吃藥會上癮嗎?”“我還這麼年輕,現在就吃藥,要吃一輩子吧?”“吃藥了會影響精神,我就不能上堂了吧?”

  精神科醫生是沒有時間和他們持續解釋這麼多了,這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慢慢和他們解釋:比方說得了抑鬱症,其實是腦部不能有效分泌血清素,你吃的藥是慢慢激活腦部,讓腦部重新分泌血清素,這種藥可能有些副作用,例如讓人發胖,但這是短期的。

  除了精神科醫生以外,我們還要經常和學校老師、學校社工合作,一起開會,討論學生的複課和學業問題。那位初中男生,他曾經停課一個學期了,每天都是中午12點起床,一直打機打到凌晨兩點,他後來答應我複課,我們就和學校討論,讓他開始初期只是複課半天,而且不會計算他剛剛複課時的成績,讓他慢慢適應。

  等待突破的瞬間

  就這樣我在處理自殺危機的前線工作了7年。

  這些年間,我經歷過三個人是在還沒有結束輔導時,就輕生離開的。那時候我很自責,會不停想,是不是我少做了什麼?

  我只能一直陪著他們,等突破的瞬間到來。

  最近幾天看到鋪天蓋地的新聞,我也很難受。我會想,如果能早點認識這些學生,我會不會幫到他們?這些輕生學生的家屬,有不少已經轉介給我們跟進輔導。這些家屬的痛,是我不能用語言形容的,他們不停問:“他真的是自殺嗎?”“他為什麼要自殺啊?”他們既憤怒又自責,他們的問題,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很想對仍在黑洞中掙扎的人說,可能這一刻,你真的有很多困難沒有辦法馬上解決,但請你給自己多一個機會,試試找人協助你,或許事情會有轉機。
現在,我手頭上的個案,不少已經跟進了一年多,時間最長的已經有三年多,他們雖然控制住自殺衝動了,但很多仍在黑暗中,我只能一直陪著他們,等突破的瞬間到來。

  前兩天,清晨5點多我突然醒來,想起很多我跟進過的學生個案。我後來發了一個信息給那位女大學生,問她近況如何,她很快回覆我,跟我分享了最近的學業和生活,最後留言:“我很好呀,你放心”,還加了一個笑臉符號。

  (來源:端傳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