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吉寧談治霾 城鎮化工業化中這樣進步少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1 10:34:03


 
  有沒有變化?我們用三個數來看是不是取得了我們所期盼或是我們所預測到的變化。一是優良天數,二是重污染天數,三是全年的PM2.5濃度。從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這三項指標都在發生積極的變化。我們能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改進趨勢。比如去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國NASA衛星也觀測到中國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出現了顆粒物的降低。

  大家可能還會問付出的努力是不是足夠大?我把最近幾年PM2.5降低的情況和世界各國在這樣一個時期降低的情況做了一個對比。我可以坦率告訴大家,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之中,在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中取得這樣的進步是很少有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去年珠三角整個區域全年的PM2.5濃度達標,當然珠三角中還有一些城市沒有達標。今後幾年是否可以穩定地達標,還要給一點時間。但畢竟像跳高一樣,我們在一個重點地區終於達標了,終於摸到了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增加了我們治污的信心。

  我也做過對比,比如中國今天的大氣污染問題、酸雨的問題我們解決得比較好了。現在我們酸雨的水平同最差的時候相比,最差的時候是上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30%左右的面積受酸雨影響,今天已經回落到不到10%,大概8.8%這樣的水平。一次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現在解決得比較好。我講解決得比較好,是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比他們解決得早,比他們解決得好。我相信,霧霾的治理,我們也會做得好,我們的發展也會更綠色。謝謝。

  後方支援記者:黃博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