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第一夫人從來都不是花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9 11:41:41


 
  對於里根的執政,人們一向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浪漫和樂天情懷即使不是他帶領美國人從經濟困境與冷戰中走出的主因,也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這種浪漫與樂天,在他給妻子的信中同樣可以體現。像“要世上最動人的女人在每一日都增添嫵媚”這種情話,需要的不僅僅是調情的天分,還有不因世俗而動搖的情懷。

  在那封被認為最動人的信中,里根寫道:“你知否當你熟睡時,你蜷曲的拳頭就放在頦下,很多個黎明破曉的清晨,我就躺在你身邊,看你,我怕弄醒你,但又不禁輕輕地撫摸你。”

  寫下這些書信時的里根,體現著自己人性的一面。這既是自身所需,也是民眾所需。南希也絕不是強大男性的附庸,不被身份地位和權力所影響,而是站在平等的另一面,在俗世愛情裡接受美國民眾的欣賞目光。

  這種關係,即使在當下的某些國家,也屬可遇不可求,但在那時的美國,它已可以發生在權力巔峰的圈層內,並被民眾視為理所當然。

  它不禁讓我想到近百年前的一篇文章。那是胡適寫於1919年的《美國的婦人——在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講演》一文,他盛讚美國女性的獨立精神,認為:美國的婦女,無論在何等境遇,無論做何等事業,無論已嫁未嫁,大概都存一個“自立的心”。別國的婦女大概以“良妻賢母”為目的,美國的婦女大概以“自立”為目的。

  它也會讓我想起里根時代的另一位偉大女性——1981年被里根提名並在參議院全票通過而成為大法官的桑德拉·戴·奧康納。1952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桑德拉·戴·奧康納深為女性地位低微所困,找不到合適工作,只能從事簡單的文秘工作。後來她結婚生子,做了五年全職太太。再之後,她選擇重返社會,競選州參議員,擔任法官,終於在1981年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聯邦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成為美國婦女參政運動的標誌。

  在這個第一夫人從來都不是花瓶的國度裡,女性的權利並非從天而降,它當然需要被爭取,而第一夫人們往往是最好的榜樣。(騰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