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優勢,拓展增收新空間--
正值春節時分,新疆喀什地區烏帕爾鄉的不少年輕人卻在收拾行囊,準備出遠門到內地沿海省市打工。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使勞務輸出成為當地見效最快、收效最好的致富手段。
“貧困人口不是負擔而是人力資源,我國最後的人口紅利就在貧困地區。”經營著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的甘肅省天水市勞務協會會長張維林說,當地不少貧困群眾在學校接受技能培訓後直接上崗,“世界工廠”的用工需求與群眾的脫貧需求找到最佳契合點。
搬出“窮窩”,開辟發展新戰場--
“以前住的地方,一年到頭種點洋芋都爛在窖裡了,孩子上學也不方便,哪還有什麼收入?”寧夏固原40歲的村民郭梅花說,在老家西吉縣興隆鎮洞洞村,出村的唯一一條路被大溝斷開,車出不來進不去,只能靠步行。搬遷到40公里外的移民新村,出行、打工方便,加上政策扶持,全家生活大為改觀。
未來5年,我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人口或達1000萬人,約占現有貧困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千萬人民將搬出“窮窩”,在新家園裡創造美好新生活。
發展教育,蘊育脫貧新希望--
在河北省阜平縣職教中心夢翔汽車培訓基地,近9成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從我們這裡畢業的學生,每個月至少能掙2500元,一年就是3萬元,可以保證一個四五口之家穩定脫貧。”校長李丙亮不無自豪地說。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我國先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免學費補助生活費、高校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等政策,為貧困地區孩子的未來發展編織起飛翔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