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與中國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19:44


 
  鄧小平的“小康社會”理論既借鑒了儒家文化中“小康”的概念,同時又賦予傳統“小康”新的時代內涵,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小康社會”理論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理論的基礎上的。同樣,到建國10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依然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鄧小平對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科學論斷,這個科學論斷是對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鄧小平理論經過江澤民、胡錦濤兩屆中央領導集體的豐富和發展,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至此,我們黨取得了建黨以來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今,鄧小平所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日臻走向成熟。這種成熟的標誌是: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一種社會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全黨和全國人民正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旗幟關乎命運,旗幟決定道路。道路自信是中國夢的實現途徑,理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行動指南,制度自信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五、全面小康、現代化和偉大復興

  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如今,這些目標和要求都已經實現,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基本達到小康。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建設”到“全面建設”,從“全面建設”再到“全面建成”,這說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不斷升級的過程,同時也說明我們離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越來越近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夢的兩個階段,而後一個階段的實現,離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越來越近了,也就離實現中國夢越來越近了。

  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單是從“復興”字面意思講,是恢復曾經的輝煌。這就有一個歷史的傳承因素在裡面。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文明奇跡,而且這種奇跡一直延傳至今。中華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因由就是:中華文化的創新是繼承式創新,即推陳出新。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由此可見,復興不是複古,而是一種創新。春秋時期,儒家思想中的“複禮”即“恢復周朝的禮制”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目標,但儒家思想的核心並不是複古,而是創新。正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含義不僅僅是恢復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而是在繼承中華民族曾經創造的輝煌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