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復興的政策思維: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01:32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同一時期受“西潮”衝擊而推動現代化文化轉型比較成功的日本,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啟發”。日本的“明治維新”推動了現代化政策,基本上得力於深入社會各層面的、綿密的員警網,而且由國家授予權威,對國民生活的各種行為,如個人衛生、小區衛生、飲食、起居…等,都加以強制規範。
總結來說,在東方淵遠流長且根深蒂固的舊文化結構,文化的轉型很難只靠文化的反省與批判,建構文化的新內容,就能順利完成。“內聖”與“外王”必須靠政策來連結,文化的轉型必須有適應社會情境的執行程序才得以完成。接下來,在當前全球化的效應下,各國社會相互緊密連結,文化轉型不可能與外界隔離而不受影響,相對來說,全球化整體文化的形塑也沒有獨立的機能,它會受到內部各種個別文化的影響。所以,文化擴張將成為各種主要文化的政策需求。

  伍、中華文化的擴張、碰撞與繁榮

  如前面所論述,量子體系的所有量子都具有本身的能量,隨時運行於整體空間中,彼此相互影響而共生,形式及實質上雖然不存在中心的控制力,但並不表示各量子之間的影響力是均等的,只是一種多元互動的“不均衡的平衡”狀態;量子體系也沒有固定的界面或疆界(混沌邊緣),界面會隨著量子的能量而擴張,也因此,整個體系具有高度的彈性,能夠隨時因應外在環境的變遷及挑戰。文化轉型的抄襲模式只能內縮,而沒有擴張的動能。文化的擴張動能來自於本身的流動,以及在不同時、空的價值體系中與異質文化的共生能量;共生對象越多,能量越大,擴張的範圍也越大。所以,文化的擴張必須要能夠呼應特定文明典範、能夠與異質文化共生的內涵、以及能夠流動。

  在西潮東進以前,傳統上中國是一個文化國家,而不是一個權力國家;所以孫文在“民族主義”中說,中國歷來是王道而非霸道的國家,素來愛好和平。可見,中華大帝國的擴張並不是依恃著武力,而是文化的擴張力,也就是奈伊(Joseph S. Nye Jr.)所提出的“軟權力”(soft power) 。文化中國沒有特定的疆域或版圖,其疆域具有擴張性,文化流動到哪裡、與異質文化共生的接口到哪裡,疆域就到哪裡;這就是典型的軟權力。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文化擴張,中華文化的時、空能量快速萎縮,與異質文化的共生關係離散,帝國支撐力衰竭,列強隨之入侵。今天,中華文化要復興,尤其在全球化機能的“蝴蝶效應”下,就必須重塑與新文明典範相呼應,且具有能與全球異質文化共生的寬容性;中華文化大沙文主義已不能適應當前的世界體系,文化轉型是必然的反省工作。另外的工作則是提升中華文化的能動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