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華文化復興的政策思維: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01:32


 
  肆、知識文明體系內的文化轉型

  文化的轉型就必然會牽動這些多層面的網絡體系。從完全尊重個人自覺的理性文化,逐漸轉向偏重群性價值及自然生態的調和文化模式,經濟發展必須同時肩負社會責任及生態責任 。這種調和理論來自於古代中國的文化哲學理念,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關於文化轉型的內容,一百多年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及學者已著墨甚多,對於工業文明典範的現代化轉型,雖然還未能完成,至少在內容的論述方面相當完整;而未能完成轉型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及內部的斷層阻礙了轉型的推動程序,這一部分將在隨後討論。

  首先,不管怎麼轉型,文化本身有其組成的要素,這些要素的不同組合、彼此的關係及運行方式,形塑了文化的模式或顯象,就如水、冰、水蒸氣雖然有不同的顯象,但都是由其基本元素--氫和氧--在不同情境下的組合。關於文化的情況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自在文化模式並不是中國的古老智慧所塑造,而是漢朝董仲舒為了讓皇帝易於統治人民,所塑造出來的文化模式。董仲舒從歷史的經驗觀察到人民因畏天、懼天而敬天,為了讓皇帝擁有對“天”的解釋權和話語權,於是透過《春秋繁露》論述了“天人感應”,即“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建構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典範。但天與人的關係是要“致中和”,進而才能“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以盡“好生之德”,此之謂“明”“明德”也,而不是西方所說的“二元對立”,導致自然生態的迫害,受到天的反撲,以及過度物化,精神價值流失。

  關於文化內容的討論最後將轉回到以“人”為本位的思考,因為文化終究是人創造出來的。人為什麼創造文化? 為了生存與發展。人為了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與其生存的環境相調和;他就必須釐清或規範三個層面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

  關於文化轉型的程序,傳統中國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堅信“內聖”而“外王”,換句話說,就是認定“思維決定行為”,所以不斷的在文化的內容上下功夫,以求得正確的文化行為;中國這一個半世紀的文化轉型就是在這種途徑上循環不前,“聖人之道”持續倡導,庶民公德依舊不現。西方的文化轉型確實也是採取這樣的途徑。這樣的途徑固然有其優點,也就是轉型比較順暢、深層、穩定而且持續深遠;然而,它也有其盲點,就是轉型的時間比較久,也不太適用於轉化龐大、超穩定的舊結構或體制,甚至更不適用於具有斷層或機能強度不均衡的結構。許多東方文明的社會對舊文化思維根深蒂固,現代化文化的轉型普遍不易。中國文化轉型的景況尤其困難,主要是因為社會結構在深根的舊文化,以及超穩定、斷層的龐大結構慣性下,舉足為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