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5日電(作者 戚嘉林)兩岸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預定本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立刻成為島內媒體的頭版重大新聞,因為這是兩岸分斷66年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正式會面,是兩岸關係具有里程碑歷史的大事,是近代中華的新里程。
此次習馬會能順利成局,其前提是雙方依一個中國原則所達成的安排。據陸委會的規劃,馬英九曾欲參加2014年底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但那是國際場合,國台辦表示不宜藉助國際場合,APEC相關諒解備忘錄就有“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的場合”的規定。這次在新加坡的習馬會,沒有各國政要參加的“國際場合”,對岸定調是“第三地”,亦即符合“一個中國”框架,習馬會方能成局。
其次,既然雙方會面已發新聞公佈,顯然有關互稱“先生”等的頭銜,及台灣所謂的對等尊嚴等技術性問題,表示雙方已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獲致解決。據府方證實的預設立場,習馬會雙方會就兩岸和平與維持台海穩定現狀交換意見,馬英九會堅守“兩不”原則,即不簽署協議,不發表共同聲明。但這仍是兩岸66年來的里程碑大事,尤其是值此兩岸選情蔡英文口口聲聲維持現狀,而民進黨又可能亳無懸念的勝選,明年政黨輪替,習馬會開啟了兩岸領導人見面的新現狀,難道日後蔡英文要拒絕兩岸領導人見面的現狀嗎?
人是感性的,會面的過程就是互信的肯定,諸如有關頭銜、稱謂及會談內容等的前置作業,惟有在雙方互信的基礎上,習馬會才能成局。
這次會面能夠成局,實在不易,兩岸應藉機鞏固互信,深化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嘉惠台灣民眾。但綠營逢中必反,蓄意將習馬會朝反中仇中的分離主義方向詮釋,評擊其為黑箱作業,台灣公民被隱瞞,背離民主常規,但對蔡英文說不清楚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未採用同樣的標準,難道這就是綠營?難道這就是民進黨?
值此台灣光復70周年之際,習馬會能順利成局,它不但具66年來兩岸領導人首次交流的意義,尤具中華民族歷史高度的政治意義。120年前,“我國”因日本發動蓄意侵華的甲午之役,“我國”戰敗被迫割台,致使台灣與祖國分離50年,後因七七抗戰勝利台灣光復重返祖國懷抱,但旋因內戰國府遷台冷戰伊始,兩岸又行分離,現歷經近二十年的大力交流,習馬會終於水到渠成,這是兩岸人民的百年期待,相信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作者戚嘉林為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