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疆喀什:美麗的絲路明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7 16:36:18


 
  在1902年喀什大地震廢墟上修建起來的老城,歷經百年滄桑,占據了喀什市1/5的面積,近一半的喀什市居民聚集生活於此,人口密度、建築密度都非常高。加之許多房屋為私搭亂建,不具備抗震能力,狹窄的城中道路猶如迷宮,上下水、消防管網和公共設施不足,改造成了人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必須。

  2008年,國家正式研究和啟動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項目。2009年,老城區試點改造工作啟動,次年,總投資70億元的喀什老城區治理項目開始全面實施,目前核心區已改造完畢。

  喀什市委書記陳旭光說,改造後既保留了傳統老城區的風貌、肌理和住宅群落的空間形態,又將居住與商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充分發揮了維吾爾族“庭院式住宅”的獨特優勢,在給住戶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生存空間的同時,也讓他們的就業生計得到保障。

  金秋時節,記者信步走進改造已近尾聲的喀什老城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手工藝品店、玉器店、金店、服裝鞋帽店、土特產店游人如織;民間匠人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用磚雕、木雕、石膏雕等裝飾維吾爾特色民居;還有專業設計人員、社區幹部忙碌的身影,老城居民們正在自己的新家裡創造著嶄新的生活……

  當地居民的致富之源

  作為以南疆民族民俗風情為主題的景區,喀什噶爾老城吸納就業的能力很強,已經成為老城居民就近就業的主要出路和致富的重要源泉。

  老城核心景區內有4個街辦所屬的17條特色街道,居住著2萬多戶6萬多人。各類大小店鋪和停車場、診所、賓館等居民生活和旅遊活動場所近千家,其中有以服務居民和遊客為主的特色餐飲店、小商品店、手工藝品店、服裝鞋帽店、特色饢餅店、茶葉店、金店等近百個場所。

  當地政府重點打造木雕、磚雕、葡萄長廊等特色街景風貌,同時引導居民發展維吾爾特色餐飲、手工業、民俗展示、家居游等,以此增加居民收入,營造出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喀什民俗旅遊環境,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風貌和文化內涵得到了有效提升。

  喀什地區旅遊局黨組書記高翊告訴記者,喀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遊中心——旅遊就業富民示範區”,力爭把喀什建設成為集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健全、特色突出、設施完備、環境優美、服務優良、交通便捷的絲綢之路文化和民族風情國際旅遊集散中心。

  李霞說,景區將培育百個優秀民居、百個優秀家訪點、百個非遺演繹點,形成景區的重要支撐,未來將形成樂器製作、玉石加工、木雕加工、精油等數十個產業,通過前店後坊、展售一體等方式帶動近萬人直接就業,帶動數萬人間接就業。

  世代生活在老城的肉孜·艾買提已經從老城日益紅火的旅遊業中受益,僅最近4個多月時間,他的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店就收入1萬多元,“這幾個月我就掙到了過去一年才能掙上的錢,我們老城已經是國家的5A級旅遊景區了,以後遊客會更多的,我準備擴大店鋪的規模,再雇個工人來幫忙。”肉孜·艾買提開心地向記者描述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絲路明珠煥發新活力

  喀什是古老的,也是現代的;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光明的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以及新一輪對口援疆的不斷深入,喀什這顆絲路明珠正煥發出新活力。

  “特區”骨架基本成形,現代產業加快布局

  去過喀什老城的人,都會驚嘆這裡的傳統與古樸:古老的街巷、維吾爾風情民居、熙熙攘攘的巴扎、別具特色的手工藝品、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但你如果進入位於城東的喀什“特區”(喀什經濟開發區),一定會驚詫於這裡的現代與時尚。

  金融貿易區、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深圳產業園,一棟棟建築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平坦,一排排廠房躍然眼前……3年完成88.75億元的投資,喀什經濟開發區的“骨架”已然成形。

  記者從喀什地區行署了解到,目前,喀什經濟開發區重點推進區域主要是一園(深圳產業園)、一城(喀什深圳城)、一區(綜合保稅區),形成喀什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啟動區和產業集聚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