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孫志明:危機研究視角下的歐洲難民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15 12:22:45


 
  從表面上看,歐洲難民政策的改變主要緣於對自身接納能力的擔憂。2008年以來,嚴重的債務危機令歐洲多國經濟受到巨大衝擊,特別是東歐、南歐許多國家自顧不暇,接納難民存在很大壓力。以希臘為例,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等機構的統計,今年以來進入希臘的難民人數幾乎每月翻番,希臘已經取代意大利成為難民登陸人數最多的國家。這讓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捉襟見肘、苦不堪言。許多地方政府無力承擔難民安置,大批難民只能依靠當地民眾和一些非政府組織提供的食物、水和衣物等基本生活物資維生。據報道,剛剛辭職的希臘前總理齊普拉斯承認,難民問題超過了希臘的解決能力,在希臘自身處於債務危機的情況下,難民問題成了“危機中的危機”;看守內閣總理薩努也表示,處理非法移民問題“是極難完成的任務”。與希臘接壤的馬其頓也是如此:今年6月中旬以來,已有超過4.2萬名難民湧入馬其頓,9月3日這一天就有5600名難民從希臘進入馬其頓。意大利、匈牙利、塞爾維亞……許多處於難民湧入“第一線”的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向經濟狀況相對較好的西歐國家的大門遲遲不開、疏散不暢,難民長期滯留在這些國家且越聚越多,必然會在這些國家引起更為嚴重的危機。於是,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對難民說“不”。

  從更深層次來看,歐洲各國還普遍有一個“難言之隱”,那就是對大量難民湧入後潛在影響的憂慮甚至是恐懼。債務危機和經濟不振導致歐洲社會保障體系負擔沉重,長期的福利政策也面臨考驗,大量難民湧入對歐洲的就業、社會穩定和安全都會產生一定影響。近期有歐洲媒體報道,大約4000名伊斯蘭國極端恐怖分子借難民潮潛入歐洲,伺機將恐怖活動引入歐洲。這個消息已令歐洲極其不安,更讓歐洲保守人士不安的是,近年來,歐洲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伊斯蘭化傾向已經十分明顯。而這次湧入歐洲的難民絕大多數又來自伊斯蘭教國家,且潛在的難民人口規模巨大。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難民最多的敘利亞,難民總數已超過400萬,其次是阿富汗、伊拉克、索馬里、厄利特裡亞、尼日利亞……大量穆斯林的持續湧入和高生育率,必然加速歐洲人口結構變化和伊斯蘭化進程,歐洲文明、社會的傳統生態將面臨嚴峻挑戰。

  正是這些明裡暗裡的顧慮,使不少歐洲國家政府和民眾對難民問題的看法出現了日益嚴重的分歧:接收,面臨內部壓力;不接收,面臨外部壓力,也有違歐洲標榜的人道主義傳統,尤其是一幕幕慘劇的發生,更是一次次敲打著歐洲的良心,令歐盟、歐洲各國政府進退兩難、糾結不已。

  影響嚴重 加深歐洲撕裂,化解難上加難

  從危機研究的視角來看,這次歐洲難民潮是典型的“叠加式危機”。持續七年之久的債務危機已使歐洲疲憊不堪,矛盾重重。在應對歐債危機的過程中,歐洲各國的差異性日益凸顯,歐洲一體化的很多共識和基礎也有所動搖。在這種背景下,一場難民潮又不期而至,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遙無終日,這對許多歐洲國家來說不啻於雪上加霜,再想保持歐盟政策的協調性、一致性,共同努力化解歐洲的危機難上加難。

  另一方面,大量湧入歐洲的難民並非想在那些“第一線”的歐洲國家長期滯留,而是希望流動到保障條件更好、工作機會更多的西歐、北歐國家去,那些國家的移民政策相對寬鬆,接納能力更強,加上國內人口老齡化等因素,也更願意接收移民。但現實情況卻是,東歐、南歐國家是難民登陸歐洲的“第一站”,歐洲各國對接收難民問題的共識晚一天達成、這些國家安置難民的負擔就多一天。而大量難民的持續湧入更使這些國家常常顧此失彼、疲於應付——2013年,一起超過300人喪命的偷渡慘劇促使意大利政府發起了“我們的海洋”的海上搜救行動,每月費用高達900萬歐元。這個行動讓更多難民看到了希望,一些專門從事這項生意的人口販子(據說有3萬多人)甚至專門使用破舊船只或橡皮艇,以吸引意大利海警實施人道主義救援。對此,歐洲各國意見不一,許多國家拒絕分擔行動經費,行動被迫中止。此後歐盟邊境管理局實施了“海螺行動”,側重於國境監控而不是搜救遇事難民,招致人道主義組織的嚴厲批評。接二連三的難民溺亡消息更讓歐洲各國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2014年,3500名難民在地中海喪生;國際移民組織9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600多名難民命喪地中海,其中4月的一周裡連續發生三起沉船事故,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意大利總理倫齊稱:歐洲正在目睹“地中海上系統性的殺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