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國際產能合作 1+1+1>3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3 11:18:43


 
  國際產能合作不僅幫助輸入國發展實體經濟,也推進了其工業化進程

  梳理國際產能合作,李克強總理與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共進“天價早餐”,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去年12月底,李克強出訪哈薩克斯坦時,兩位總理在早餐間圍繞“中哈產能合作框架協議”初步敲定了一份價值180億美元的大單。

  後來在2015年1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講起了當時的情景。

  “哈薩克斯坦公共產品匱乏,希望加大投資力度、大興基礎設施建設。但他們國內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生產線一條都沒有。所以我提議,與其他們向我們購買成品,不如我們去當地直接建廠。”總理說,“哈方一聽非常樂意。因為中國輸出生產線,不僅幫助他們發展了實體經濟,也推進了他們的工業化進程。”

  也就是在這次常務會上,有關國際產能合作的行動路線圖開始變得清晰起來。比如,對於鐵路、核電等重大裝備,會議確定要“大力開拓”相關國際市場,探索採取合資、公私合營等投資運營方式,為有需求的國家提供工程設計咨詢、施工建設、裝備供應、運營維護等全方位服務,並通過國際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後,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曾表示:“確立國際產能合作計劃目標後,與一些國家的產能合作取得積極成效。今年僅僅與哈薩克斯坦幾個月的合作,訂單預計就超過500億美元,相當於2014年全年出口額的一半。”

  國際產能合作:中國與世界的經貿關係、合作關係就此打開一扇嶄新的窗戶

  2015年6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歐盟。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中歐工商峰會時,李克強在致辭中說:“2014年,中歐每天的貿易量就超過17億美元,全年貿易額超過6000億美元。中歐作為全球兩大重要經濟體,應該攜手共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