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國際產能合作 1+1+1>3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3 11:18:43


 
  在被視為“行政系統最高決策平台”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不到40天內,李克強總理先後兩次部署國際產能合作。

  2014年12月24日的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李克強明確提及與國際產能合作有關內容。

  2015年1月28日,常務會議題中出現了“部署加快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總理說,“這不僅有利於當前經濟發展,更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重大機遇。”

  據悉,當天會議上,針對這一議題,足足研究討論了兩個多小時。

  國務院常務會議初步確定了國際產能合作由政府推動、企業主導、金融支持的運作模式。

  2015年4月15日的常務會上,一個細節透露出總理對於這一議題的高度重視:當天的會議部署落實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這一條要寫進來!”在上會文件原有表述之外,李克強特意要求加上兩項內容,其中一項就是“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李克強在多次常務會上闡釋過國際產能合作對於中國經濟的深遠意義。

  “我們常說,要從‘產品輸出’向‘資本輸出’升級,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產業輸出’。這也與發達國家的轉型路徑相吻合。”他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常務會上說,“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國家把大批生產線轉移到我國沿海地區,成就了風靡全球的‘中國製造’,現在我們也走到‘產業輸出’的時候了。”

  總理進一步強調,推動中國裝備及優質產能“走出去”,目前是一個極好的時點。

  “現在不僅發展中國家,包括中東歐的一些中等收入國家,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甚至有些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也面臨老化等問題。”李克強說,“中國在這方面的性價比有很強的競爭力,因而要不失時機加快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與各國廣泛進行產能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