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式新常態引領十三五:經濟發展向質量進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10:02:20


 
  “新常態”需主動引領而非被動適應

  習近平: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中國將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實地推進經濟發展,更加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更加充分地激發創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維護公平正義,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解讀:主動而不是被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足見中央對新常態環境下的高度重視。結合習近平強調“十三五”期間需要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農業現代化加快步伐、體制機制改革、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民生、扶貧開發十個領域取得明顯突破的背景來看,兩者又是環環相扣。

  在主動出擊下,才有機會將穩增長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新常態背景下,只有主動才能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並促進經濟增長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在生產端實現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才能在“十大領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突破就需要改革,從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如簡政放權、涉外經濟改革進行的情況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衝了一部分經濟下行的壓力。

  在改革不斷深化、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我國就業壓力也出現了緩解的趨勢,無論是對農業、生態文明、民生、扶貧都能起到積極作用,這將有助於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提升我國市場化程度,令新興民營產業獲得更好的發展、贏得更多的財富,做到真正的財富於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