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式新常態引領十三五:經濟發展向質量進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10 10:02:20


 
  解讀:結合總書記的講話以及2015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是全世界最快的,但從人均水平來看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而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經濟放緩也是必然,國家領導人主動降低經濟增長指標,這也意味著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將追求質量而非數量。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還有巨大的空間,同時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同樣是在新常態經濟下產業升級換代的表現,同時還是實體產業發展的要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GDP增速創新低的過程中,我國政府並沒有採取過度刺激的政策,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定向調控,這也意味著看重經濟發展的長遠而非眼前。同時,這也反映出新常態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只要在清除過去兩輪經濟過熱的因素之外,處理好短期、中長期的關係之後,我國經濟政策回歸中性是必然的。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問題,回歸正常狀態只是時間問題。

  這意味著,“十三五”必須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發展,需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這些新內容也必然會設計進入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農業現代化、改革體制機制、協調發展、生態文明、民生、扶貧之中。

  而從領導層傳播的信號來看,“十三五”或主要圍繞在“創新、實體、簡政、農業”四個方面。實際上,市場一直在關注的“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的建設正是圍繞這些方面的建設項目,同時是經濟發展長遠的重要基石。通過“一帶一路”的資本輸出帶動消化產能,實現貿易的便利及增值,中國和經濟欠發達國家的各行各業都會因此受益;通過自貿區實現和海外市場的互通互聯,發展港口貿易和人民幣跨境業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