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青年返鄉創業 互聯網或拯救鄉土社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6 15:10:35


 
  返鄉並不代表後退,農村也不代表落後,記者注意到,隨著像丁樓、張莊這類生產型“淘寶村”的發展,村落大有“逆襲”城鎮之勢。如今,大集鎮物流、電商服務等配套產業基本都已形成,服務業發展迅猛,賓館、加油站、銀行、KTV樣樣俱全,村莊已然“城鎮化”。

  “互聯網+”正拯救鄉土社會?

  “新的一年,我們將不在異鄉的城市仿徨,家鄉已張開無私的雙臂為我們打開一扇創業的大門……坐在家裡,敲打著鍵盤,奏響青春創業的樂章。”

  2014年1月,回到山東曹縣大集鎮過年的鄉親,在縣城車站、鄉間街道上紛紛接到鎮政府組織派發的傳單,這封寫給在外年輕人的信裡“充滿動情的話語和鼓勵回鄉創業的激情”。

  阿里研究院專家陳亮說,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作坊,是淘寶村特色。常態化的淘寶村實現了農村消費都市化、產業在線化和就業本地化,不僅提高農民幸福指數,對社會整體穩定也作出貢獻。

  近20年來,中國農村社會正在面臨巨大的危機和考驗。青壯勞力外出務工帶來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凸顯,農村日漸蕭條,人情寡淡,城鄉二元撕裂似乎難以抑止。

  蘇永忠說,年輕人返鄉創業,不僅賺錢,更能照顧家人,“留守、治安、上訪”等問題迎刃而解。做電商讓村民有了誠信意識,充滿活力的村莊開始重建信任。

  “村裡人原來見面要是說個你好,很不得勁;現在村裡很多六、七十歲的老大爺已經習慣在網上打出‘親,你好!’的字眼。”任慶生說,電商帶來的改變太多,甚至包括婆媳關係的改善。

  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系博士劉立之認為,互聯網或許正在拯救鄉土社會。互聯網改變大集鎮的背後是魯西南鄉土社會風貌的改變,同時也是淘寶村特色城鎮化的摸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