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青年返鄉創業 互聯網或拯救鄉土社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6 15:10:35


 
  丁樓村電商銷售額去年保守估計在9000萬元,淨利潤高達30%。

  “互聯網+”讓村民就地城鎮化

  走進丁樓村,你會很快發現這裡與其他村莊不同。

  形態各異的墻面上,粉刷著“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寶”“淘寶鋪出致富路,鍵盤敲開幸福門”等標語;硬化的道路明顯比其他村莊多,路旁還停放著各色轎車;幾家快遞公司的服務店占據著村口的“黃金位置”……

  “現在村裡有18家快遞公司駐點。”面對記者“電商有多火”的疑問,任慶生說,這麼和你說吧,像順豐一家快遞公司去年五一這天的發貨量超過3萬單,一單最少22元,快遞費一天就60多萬元……

  丁樓村創造的財富效應,對周邊村莊產生了影響。不遠處的大集鎮張莊村的鄉村醫生張德波原本給三個兒子早早規劃,讀醫學院當大夫,“工作穩定,也有社會地位”。然而,家鄉服裝網店的風生水起讓二兒子張洪征決心回鄉。

  2012年,當張洪征的大學同學還在為房租、車貸等開銷苦惱時,畢業一年的他收入已過百萬元。“大哥和三弟都相繼辭去了醫院的工作,一起回來做電商”,張洪征笑著說。

  大集鎮黨委書記蘇永忠說,近幾年,返鄉的務工青年和大學生們已經完全改變了大集。

  大集鎮生產銷售服裝的淘寶村屬於“生產型”電商村,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和鄉親掌握的生產技術,讓創業的年輕人回得來,離不開,“互聯網+”商業模式將當地特色產品銷往全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