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觀點:八年抗戰 正面與敵後戰場均不可或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6 10:43:05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戰爭發生了重大的歷史轉折,也給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帶來了希望和動力。同時,美軍繼中途島海戰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後,進入了戰略反攻,使得日軍遭到多次挫敗之後被迫撤退。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重大轉折的關頭,雖然國民黨軍隊先後進行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以及第二次入緬作戰並取得了緬北滇西反攻的勝利,但是國民黨政府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對日軍發起主動性進攻,其總體的傾向是保存實力,等候盟軍的勝利。更令全國人民心痛和氣憤的是,中國軍隊在1944年4月的豫湘桂戰役中一潰千里。在短短的8個月裡,國民黨軍隊丟失了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失去了146座城市,6000萬同胞淪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可以說,豫湘桂戰役的大潰敗成為大後方人心變動的重要轉折點。此時,國民黨政府仍然堅持一黨獨裁專政,其統治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危機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對國民黨政府失去了信任。由此可見,正面戰場的消極作用占據了主導作用。

  與正面戰場的沉寂相比,敵後戰場呈現出一派活躍又蓬勃的景象。從1943年夏秋之際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逐漸恢復和發展,敵後軍民開始了局部反攻。繼1944年的春、夏、秋季攻勢以後,敵後戰場又於1945年連續發起春、夏季攻勢,殲滅和牽制了大量日偽軍,收複了大片失地。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指出:“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殲滅這些敵人的力量,猛烈地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8月10日,敵後戰場向日偽軍發起了全面大反攻,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總而言之,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都是抗日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兩者在戰略上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的主力,但如果沒有敵後戰場,正面戰場也無法抵禦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簡言之,沒有中華民族的空前團結,中國的抗戰就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今天,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應該繼續堅持民族團結,發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這樣才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攜手創造和平美好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