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錢多人傻”形象是自己造成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28 10:10:27


 
  更“奇葩”的是,繼搶購日本電飯鍋和馬桶蓋後,中國大陸旅客現在又掀起搶購日本大米熱潮,有人甚至不惜花上接近1500元人民幣來買5公斤的日本大米。

  非理性的消費

  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人已經成為節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購買力的消費群體,居全球之首。海外奢侈品價格一般只有中國國內的1/3,中國客出國掃貨很划算,洋品牌店和東道國旅遊業也能從中大賺一筆。

  有人說,中國人海外豪購原因主要在於國外的產品質量好,價錢便宜。但動轍以2000元左右的價格漂洋過海買馬桶蓋實在難以令人接受,更何況媒體報道,這種功能的馬桶蓋在中國早已上市。5公斤的日本大米賣上1500元人民幣,合300元每公斤的價格應該用“天價”來形容。

  消費行為往往不只涉及簡單的貨幣與商品交換,它還不經意地透露消費者的價值取向與生活觀,甚至是個人涵養。部分暴發戶一下累積大筆財富,個人素質和精神信仰卻跟不上,不知道財富存在的真正意義。

  曾經有人調侃,外國人給同伴發信息,說中國“錢多人傻,速來”。這很大程度上有種歧視的成分在裡面,但塑造這種印象的,正是中國人自己。

  “一家雜誌歡呼,‘收銀機嘩嘩作響!中國人來了。’這是在為新暴發戶入侵倫敦歡呼:中國盲目的時尚愛好者組成大型旅行團空降而至,‘大肆購買愛馬仕絲巾和迪奧表……沒有他們,倫敦邦德街將變為一座鬼城。’”《澳大利亞人報》這樣繪聲繪色地報道。

  新加坡、韓國、法國……世界各國都笑迎中國旅客潮。

  中國人“拯救”了世界經濟,但這種消費觀卻詆毀了自己。

  告別“會跑的錢包”

  1979年,北京民族文化宮12個洋模特,中國的第一場時裝表演。30年前,當中國人下定決心推開窗戶看世界的時候,第一眼看見的牌子就是皮爾·卡丹。如今,眾多的品牌蜂湧而入,中國人對品牌的認知度也逐漸加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