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在壓減過剩產能、治理大氣污染的現場,記者再次感受到一種悲壯。
淑村的石灰業傳承數百年,河北鋼鐵發展至今有其歷史必然。長期以來,這一產業對社會發展、百姓生計的貢獻功不可沒。今天“向自己開刀”,是另一種意義的奉獻。
完成6000萬噸產能壓減,影響直接從業人員20萬、間接從業人員40萬。拆一座高爐,千人下崗,常常還是一家男女老少一起下。
而壓產涉及的不是鋼鐵一家,還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煤炭。四大行業全部壓減到位,影響106萬人從業。
全省上下都經受著割舍之痛。
政府,放棄的是經濟增長速度。2014年河北GDP增長6.5%,全國倒數第三。增速之低,為三十多年來罕見。到2017年,壓減鋼鐵將直接、間接影響稅收500多億元。
企業,失去的是資產。一座450立方米高爐,一關一開,就損失1500萬元。無論高爐、轉爐都是上億元投資,拆掉就是廢鐵,最多賣幾百萬元,加上補助也就拿回千萬元。
各級幹部,則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兩年間,已經有一名常務副市長、一名縣長因當地違規新上高爐被就地免職。
而如何安置就業、培育新增長點、促進產業升級換代,是七千多萬河北人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壓產還是治污,河北執行的標準都嚴於國標。目前,河北鋼鐵已不存在“落後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