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岐山反腐看似神秘實透明:表態之後放大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31 14:40:40


3月5日,王岐山參加兩會北京代表團審議。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在許多人看來,王岐山是神秘的;但梳理2014年王岐山的一舉一動,又會發現王岐山卻是透明的,他幾乎從不隱瞞中央紀委反腐將推出的任何舉措,相反,他每次公開表態後,緊跟著的就是與其表態緊密契合的系列舉措。解讀王岐山的只言片語,已經成為理解反腐走向的一大重要風向標。伴隨著這一風向,2014年,近40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官落馬,3000餘名各級官員因違紀違法案件被點名曝光,400餘名海外經濟案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回國……利劍之下,風氣正漸好轉。從不敢貪到不能貪和不想貪,神秘老王的透明反腐在他為數不多的公開露面中已經初露端倪。

  今天,京華時報推出《2014大國印記》系列報道第三期,王岐山的透明反腐。

  改變通報方式

  就是不處理也得曝你的光

  時間:2014年1月28日◎場合: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報告◎講話要點:“嚴格執紀監督,加大懲戒問責力度,及時查處違紀違規行為,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時間:2014年8月25日◎場合: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七次會議座談◎講話要點:“我們中紀委堅持一條,就是曝光。有省長、書記跟我講,岐山同志,你怎麼處理都行,就是別給我曝光。我說,就是不處理也得曝你的光。”

  印證 今年通報違紀未出現“某”字

  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左下方一個名為“點名曝光”的欄目已存在一年有餘時間,點擊進入專題,都是各地官員違反八項規定等違紀違法行為的通報。

  京華時報記者發現,在去年這個欄目剛開創之初,各地通報案件中大多數不會指名道姓,而多用“某某”代替。如,去年5月,廣東曝光江門市運輸管理局公職人員違規用公車接送孩子上學時的表述為“楊某”,有些省市甚至連單位都用“某”來代替。

  今年的各地通報中,違紀違法官員的單位、職務、姓名等信息均被曝光出來。如今年9月,廣東通報的案件中如此描述“陽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調研員李宗煥違規報銷費用和收受紅包。”時間、地點、人物、職務、觸犯哪條黨紀國法等信息一應俱全。

  其實,王岐山曾在多個會議或其他場合上表示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就是要通過曝光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今年,中央紀委監察部幾乎每月都要例行通報當月各地處理違反“八項規定”案件的數字。各省市自治區及央企,中央國家機關都會公布本單位處理人員的情況,而在公布的內容裡,幾乎再也未出現過用“某”字代替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