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史學會會長:甲午戰爭與中日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6 09:55:45


 
  第六,甲午戰爭的勝利刺激,使日本忘乎所以,最終走向徹底失敗的結局。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後,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出兵青島,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不久占領濟南和膠濟鐵路線。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中國發動局部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叫嚷“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長達八年的抗戰,在蘇聯、美國、英國的支持下,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中日必須以史為鑒

  回顧120年前甲午戰爭的歷史,客觀地看待中國失敗的歷史教訓,我們心情並不輕鬆。從這些歷史教訓中,我們可以得出幾點認識:

  第一,國貧民弱,經濟落後,難免受外人欺凌。近代欺凌過中國的列強,都是正在上升中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都已完成或正在完成工業化。中國當時只經歷了延遲的、遠不完全的早期現代化進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又停留在封建社會末期、運轉失靈的大國,落後就要挨打,是難以避免的。

  第二,國家要避免侵略,關鍵在於自身強大。通過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國家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協商議政的民主制度,正在獲得歐美一些有識之士的關注甚至認可。中國民氣的昂揚向上,同仇敵愾,是與120年前決然兩途的。

  第三,外交交涉,國際上的折衝樽俎,一切都要以國家實力為基礎。19世紀90年代的中國正好缺乏這樣的基礎,卻要謀求以夷制夷,無異與虎謀皮,實際上被外國列強玩弄於股掌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