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新安全觀:和平、穩定與合作的亞洲”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舉行。來自國內主要智庫和學術單位的20餘位知名專家學者,就變換中的地區局勢、共同應對地區安全挑戰及深化新的亞洲安全觀內涵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基本判斷
亞洲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卻也不乏局部緊張。有效管控分歧與摩擦、填補安全短板,是各方應該更加重視和努力的地方
阮宗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談到亞洲,繞不開兩個詞,一個是“經濟增長”,一個是“安全困境”。亞洲的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局部緊張,這是最重要的特點。亞洲各國的相互依存和利益融合在上升。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加強,即使是國際金融危機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大趨勢。在過去10多年中,有亞洲經濟體參與的自貿協定的數量增加了3倍多。中國作為亞洲地區一個超大型國家,在維護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和有關國家在努力構建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這大大增強了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亞洲也面臨很多安全挑戰,尤其是以下兩點:冷戰的堅冰尚未消融,朝鮮半島尚處於分裂和對峙的狀態;軍事同盟關係大行其道甚至不斷加強。具體而言,美國將釣魚島置於美日安保條約的管轄之下,其對亞洲的態度增加了這一地區的複雜性,危及地區的和平穩定;日本歷史修正主義的泛濫,也衝擊著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後患無窮。
面對以上機遇和挑戰,最重要的應對方式是奉行新的安全觀思路,與時俱進,不能用20世紀的方式解決21世紀面臨的挑戰。其中有效管控分歧與摩擦、填補安全短板,恐怕是今後一個時期各方應該更加重視和一起作出努力的地方。
李永全(中國社科院歐亞所所長):冷戰結束後,大國間力量基本平衡,發生全球軍事衝突的危險幾乎消失,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傳統安全現象不斷發酵,且包羅萬象,主要包括恐怖主義、極端主義、非法販賣人口、走私毒品、武器擴散、生態災難、海盜、洗錢、各種有組織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之所以受到各國重視,是因為它超越國界,具有蔓延快、危害大、不易消除等特點,一國難以獨立應對。亞洲發展不平衡,文化差異大,貧困人口相對集中,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南亞的毒品和恐怖主義、中亞的三股勢力、東亞的環境和資源安全、東北亞的核不擴散、東南亞的海盜和有組織犯罪等等,嚴重威脅著地區國家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