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保部副部長等就環保問題答記者問(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8 17:16:42


外國記者提問(中評社 林艷攝)
 
  金融時報記者:剛才您談了很多大氣污染問題,但是我們知道中國也有水污染和土地污染,請您解釋一下,特別是對土地污染怎麼解決?您個人覺得,哪個最重要?是氣、水還是土地污染?就是您個人的意見。謝謝。

  吳曉青:我先倒過來回答你的問題。你說水、氣、土壤污染防治哪個更重要?我說都重要。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都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都是環境保護工作要著力解決的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

  吳曉青:關於你說到土壤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去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環保部正在抓緊編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行動計劃,這是繼大氣污染行動計劃和正在編制的水污染行動計劃之後的又一個重點污染治理計劃。

  吳曉青: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行動計劃的總思路是以保障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為出發點,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加強法制建設,努力遏制土壤污染的擴大趨勢,維護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利用的環境監管,保障農產品安全,加大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加強污染治理和修復,這是我們在治理方面要採取的措施。

  吳曉青:另外還要告訴大家,土壤環境保護法已經列入本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目前已形成初稿,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立法進程,為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芬蘭環球時代記者:我們知道,中國要治理環境污染的問題,尤其是空氣污染的問題將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將要求中國關閉一些電廠,減少道路上的車輛,這些都會影響到中國的就業和GDP數字。同時,中國的人民也非常關注這一問題,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因此中國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但同時會使中國付出經濟發展上的成本,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吳曉青:應該說,揮之不去的霧霾再次反映出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的環境形勢異常嚴峻,這是因為我們國家以重化工為特點的產業發展模式,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快速增長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帶來的污染。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超過了環境容量,其結果是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也就是剛才你提到的,我們在追求GDP的同時,也為此付出了環境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是沉重的,是巨大的。我們現在治理空氣污染以及水污染和其他污染,會影響一些GDP,但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必須這樣做。而且剛才我已經介紹了環保投入,中國政府決心也是堅定的,大家也能看到,總理在報告中講到,我們要像“向貧困宣戰”一樣“向污染宣戰”。所以我認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積極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我們的環境會好起來。

  法制日報法制網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了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改革專項小組,請吳部長介紹一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措施,讓人們盡早享受到藍天白雲,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