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保部副部長等就環保問題答記者問(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8 17:16:42


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林艷攝)
 
  吳曉青:第二,複合型的污染特征突出。傳統煤煙型的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叠加,部分城市不僅PM2.5和PM10超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

  吳曉青:第三,空氣污染呈現明顯的季節特征。一季度和四季度是空氣重污染高發季節,74個城市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PM2.5季濃度分別為96微克每立方米和93微克每立方米,是第二、三季度的2倍。尤其是冬季的發生率最高。[15:53]
吳曉青:還有很多特點,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就簡要地說一下,以後還會向大家公布。

  台灣旺報記者:在上個月底海基和海協剛剛簽署兩岸的氣象協議,大家都很關心大陸的霧霾,台灣方面也是相當關心,我想在不久的將來,還要開兩岸兩會的第十一次會談,台灣方面希望把兩岸空氣品質的監測合作能夠納入下次會談,不曉得會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因為環保是大家都關注的,不知道除了空氣品質監測雙方可以合作以外,還有哪些是雙方可以合作的?

  吳曉青:兩岸的大交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來,兩岸的環保交流也在日益頻繁,而且我認為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台灣的環境保護工作比大陸起步早,而且特點也比較明顯,尤其是在電器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地下水的監測、垃圾回收和處理、空氣污染的監測和治理,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等等方面,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們願意兩岸在環保領域加強合作,加強交流,而且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中國人大雜誌記者:請問吳部長,去年環保法修正案草案二審之後,社會要求環保部門有所作為的呼聲比較強烈,請問環保需要什麼樣的法律來解決監管力度偏軟的問題?

  吳曉青:環境保護加強法律、加強法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依法治污是我們今後重點加強的一項工作。借此機會,我也向大家通報一下環保法修訂的進展情況,因為這涉及到你剛才說的如何加強立法,如何使我們在依法治污方面做得更好。

  吳曉青:2011年,環保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2012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環保法的修正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會後第一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13年上半年全國人大法工委修改之後形成二審稿。去年6月,全國人大對環保法進行第二次審議,再次徵求全社會的意見。據我們了解,再次徵求意見收集到了2000多條修改意見。去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環保法修改進行了第三次審議。目前環保部門正在積極配合全國人大法工委根據三中全會的決定和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理念,對三審稿再作一些新的修改。我們認為,這次修改的亮點,就是在如何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如何加強依法治污、依法管理方面,將會有很大的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