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常委,複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 |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前一陣子,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的時候,我們也是徵求意見對象,所以有些內容已經知道了。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有些提法之類,都有進行修改。我覺得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總的看比以前更加務實,比如有的指標談的不是確切數據,而是左右,因為有一些經濟指標不是完全能夠控制住的,用“左右”這個詞,將來有所空間,我覺得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這次我準備了一個關於5年計劃的提案,就是針對類似問題提出來的。這個提案什麼意思呢?我們實行多年的5年計劃,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從解放初經濟恢復及建設以後,就開始了,一個又一個5年計劃,一直到現在。
但實際效果怎樣呢?有不少是5年計劃已經規定了,連續兩次都沒有完成,但是計劃還照定。比如教育經費要占到GDP總量的4%,這個是1993年制定的5年計劃提到的,事實上我們用了20年才做到,也沒有說明原因。中央是這樣,地方也是這樣,都是辛辛苦苦定5年計劃,但不見結果。比如上一個5年計劃,現在過了一半時間了,一方面要看中期做得怎麼樣,另一方面又已經準備要定下一個5年計劃了。問題在於,經濟的規律、社會發展的規律,並不都是以5年為周期的。為什麼不定7年計劃,3年計劃呢?以前計劃經濟時代主要是關起門來,以經濟自給自足為主,又在中央集權下,或許管得住。現在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外向,很多是國際市場決定的。不要說5年,就一年,有的指標都不得不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何況5年呢?
現在有的地方是為了保5年計劃,已經定下了數字,有的官員為了政績,非要保住5年計劃這些數字不可,實際上造成了浪費。再一個不妥當的原因,是現在的計劃跟政府任期是不一致的,也沒有辦法追究政府的責任,做好還是做壞,沒有任何追究。現在是第12個5年計劃,但這是從上屆政府的最後一年開始的,本屆政府一定要百分之百負責嗎?將來如果有哪個做不到,到底是上屆政府的責任,還是本屆政府呢?中央如此,地方也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