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美專家談信息公開政策帶來的挑戰與合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6 01:11:38


《經濟學人》駐北京站資深記者泰德•普拉夫克(Ted Plafker)談他在中國採訪所遇到的數個案例。(中評社記者 孫儀威攝)
 
  其次,重點規範網絡行為,這主要包括國家,個人以及法人的行為。他指出,國家安全包括了網絡安全,相較領土安全的易於界定,網絡上的戰爭行為和非戰爭行為則很難界定。因此,劃定明確的規則就顯得非常重要,以達到防止網絡戰爭發生的目的。

  第三,網絡盜竊問題的主要責任在於國內立法,而在國與國之間,同樣也需要有一定的規範去約束它。

  胡偉星最後提到通過網絡推送價值觀的問題,他表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情況,有些國家尤其喜歡以網絡推送所謂的顔色革命。對此,中美應該多進行對話,不能允許網絡影響到國家利益。

  《經濟學人》駐北京站資深記者泰德•普拉夫克(Ted Plafker)表示,政府控制信息在中國有久遠的歷史,中國歷代的歷史,是非常正統的官史,正如梁啟超所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也,”他回憶自己第一次來中國是去報道1975年河南大壩決堤的事件,這在中國發生唐山大地震6個月前,在事件發生以及之後的獎金二十年中,幾乎沒有多少中國民眾知曉。於是,他感嘆政府控制信息的能力非常強大,大壩為六十年代蘇聯人援建,當時他想聯繫水利部的工作人員求證,詢問一些有關死亡人數的情況,剛開始水利部門的負責人並不承認,隨後則默認。他回憶道,第三天人民日報在很小的一欄里刊登了人民解放軍救災的報道。

  他提到,在最近的一些案例中,有中國負責信息公開的官員提出要取締雙軌制,將對外和對內信息統一起來,對此,他認為這是十分值得鼓勵的。
 
  普拉夫克強調,隨著網絡信息量的擴大,現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看到每個國家的教科書是怎麼寫的,這樣增進了相互的了解,知道你我的觀點是如何形成的,這對交流與理解有莫大的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